[发明专利]芴螺三苯胺衍生物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55055.1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2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廖良生;蒋佐权;王亚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1/14 | 分类号: | C07D401/14;C07D471/04;C07D221/20;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芴螺三 苯胺 衍生物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芴螺三苯胺衍生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是一种自发光器件,通过在一对电极间夹着发光层且施加电压,从阴极(第一电极)注入的电子和阳极(第二电极)注入的空穴在发光中心复合形成分子激子,并且该分子激子在回到基态时释放能量来发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电压低、亮度高、视角宽、响应快、温度适应性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电视机、手机、MP3等电子产品显示器。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一般分为单线态荧光染料和三线态磷光染料,其中由于单线态荧光只能利用25%的激子,75%激子都由于跃迁选择定则无法辐射发光,而三线态磷光发光却可以利用100%激子,使发光效率远远超过单线态荧光发光.但是三线态发光材料在高浓度时会有较强的浓度淬灭效应,会降低发光层的发光效率,导致有机发光器件性能较低。因此,现在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大多采用主客体结构,即将荧光染料或磷光染料以一定的浓度掺杂在主体物质中,以避免浓度淬灭和三重态-三重态的湮灭,提高器件性能。如今,现有技术公开了作为主体材料的多种物质。1999年Forrest和Thompson等(M. A. Baldo, S. Lamansky, P. E. Burroes, M. E. Thompson, S. R. Forrest. Appl. Phys. Lett., 1999, 75, 4)将绿色磷光材料Ir(ppy)3以6wt%的浓度掺杂在4,4’-N,N’-二咔唑-联苯(CBP)的主体材料中,获得的绿光OLED最大外量子效率达10%。不过CBP的三重激发态能量只有2.56 eV,若掺杂具有高三重态激发能量的蓝色磷光材料,会发生能量回传给主体的现象,使器件的外量子效率下降至5.7%。为了进一步提高蓝色磷光器件的效率,必须使用高三重态能量的主体材料,于是2003年Forrest(Holmes, R. J. Forrest, S. R. Tung, Y.-J. Kwong, R. C. and Brown, J. J. Garon, S. Thompson, M. E., Appl Phys Let, 2003, 82, 2422)发展出N,N’-二咔唑基-3,5-取代苯(mCP),此材料是将CBP的共轭体系缩小,二重态能量上升为2.9eV,外部量子效率提升至7.8%。但是mC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且材料本身稳定性不高,阻碍了其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具有高的三重态能量,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低的开启电压的蓝色磷光主体材料芴螺三苯胺衍生物,以及包含所述主体材料的稳定性好、发光强度高、电流效率高的有机电致磷光器件。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芴螺三苯胺衍生物,具有如下式(Ⅰ)所示的结构:
(Ⅰ)
其中,主体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螺三苯胺;
A为咔唑、α-N杂咔唑、β-N杂咔唑、γ-N杂咔唑、吡啶、二苯胺、二甲氧基二苯胺、二甲基二苯胺或3,6-二叔丁基咔唑。
进一步的,所述的芴螺三苯胺衍生物,主体为未取代的芴螺三苯胺,所述衍生物具有式(II)的结构:
(II)。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A为咔唑基团时,所述衍生物具有式(I-A)的结构,命名为SAFDCZ。
(I-A);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A为α-N杂咔唑时,所述衍生物具有式(I-B)的结构,命名为SAFNDCZ。
(I-B);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A为β-N杂咔唑时,所述衍生物具有式(I-C)的结构,命名为SAF2NDCZ
(I-C);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A为γ-N杂咔唑时,所述衍生物具有式(I-D)的结构,命名为SAF3NDCZ
(I-D);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A为二苯胺时,所述衍生物具有式(I-E)的结构,命名为SAFDPh
(I-E);
所述的芴螺三苯胺衍生物在有机电致磷光器件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50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