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体封边带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5720.7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0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弋飞;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尔波西格林传送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29/06 | 分类号: | B29D29/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107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体 边带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输带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体封边带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轻型输送带一般以一层或几层聚酯织物为骨架的强力材料,涂以PVC、PU等热塑性弹性体为中间层或是表层。用于轻、中质量的物体输送。材质有多种,PVC、PU、PE和PA等。
轻型输送带在切割和接口后成为环形带使用,由于其结构特点,侧面织物是裸露的,在使用中由于刮擦会形成毛刺,有些毛刺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脱落现象。在食品、烟草行业中,织物毛刺会粘结食品残渣,不易清洁,造成细菌滋生,脱落的织物毛刺如果混入产品中,会污染食品和烟丝的品质,这样就需要将输送带侧面的织物覆盖隐藏起来。
目前,现有的做法有两种。
1、自体折边法,是用分层机器将带边底层织物去除20mm宽,在剖面涂胶后向下弯折粘合,再用热压机低温压合。这种方法加工的带子会有20mm的损耗,还有胶水的损耗,其生产成本较高,另外,压合是间断进行,效率低;并且,由于胶水溶剂的挥发,粘合层容易产生气泡。第三,这种方法在接口处是无法处理的,也就是不能实现侧面织物得全覆盖。最后,这种加工方法对带子的厚度和织物层数也有严格要求,翻折粘合后的厚度要和带子原料基本同厚,适用范围较小。
2、包边法,是利用高频压机在边部热压一层带子涂层相同的原料。这种方式要将边部加温加压,容易造成荷叶边。
上述两种方式都是间歇式的加工,在每个相邻的加工工位之间会有明显的痕迹,影响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封边效果好的异体封边带加工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带体围成环状,并套于裙边机的驱动辊与张紧辊上;通过裙边机控制带体匀速转动。
步骤二:将焊机的焊枪与驱动辊处的带体的边缘相对应,使用与带体相同材料的焊条对带体的侧面进行焊接,完成带体的封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一中,将环状的带体工作面向内,驱动面向外套于裙边机上;步骤二中,对带体的侧边进行焊接前,将带体驱动面的侧边进行切削,切削后,使带体的侧边与水平面形成30~60°的夹角。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所述焊条的直径大于带体的厚度,焊接完成后,将焊条凸出于带体驱动面表面的部分切除。
更进一步的,步骤二中,对带体驱动面的侧边进行切削后,在切削面上涂抹助焊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使用裙边机和焊机对带体进行加工,设备简单,生产加工方便,设备成本低廉;采用焊接的方式,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成本高、产品一致性差和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对带体边缘进行切削,可增大与焊条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焊条与带体之间的附着力;并且,当焊条直径大于带体时,通过斜面的设置,可使焊条凸出于带体表面的部分仅出现在带体一侧,因此,只需进行一次切削即可完成带体的加工,进一步提高带体的生产效率和加工成本。
3、本发明通过设置助焊胶,可进一步提高焊接强度,保证带体的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带体加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带体经过侧边切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带体切边后涂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带体侧边焊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焊接后将焊条凸出于带体表面部分切除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带体的驱动面、2为带体的工作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带体围成环状,并套于裙边机的驱动辊与张紧辊上;通过裙边机控制带体匀速转动。
步骤二:将焊机的焊枪与驱动辊处的带体的边缘相对应,使用与带体相同材料的焊条对带体的侧面进行焊接,完成带体的封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一中,将环状的带体工作面向内,驱动面向外套于裙边机上;步骤二中,对带体的侧边进行焊接前,将带体驱动面的侧边进行切削,切削后,使带体的侧边与水平面形成30~60°的夹角。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所述焊条的直径大于带体的厚度,焊接完成后,将焊条凸出于带体驱动面表面的部分切除。
更进一步的,步骤二中,对带体驱动面的侧边进行切削后,在切削面上涂抹助焊胶。
所述带体侧边的切削角优选为45°。
带体侧边的切削可使用千叶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尔波西格林传送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福尔波西格林传送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5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