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晶圆级芯片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6076.5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9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丁万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88 | 分类号: | H01L23/488;H01L2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郭栋梁 |
地址: | 226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圆级 芯片 封装 结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晶圆级芯片封装结构,包括金属凸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凸点上设有阻挡层,所述阻挡层上设有焊球,所述金属凸点和所述阻挡层的外围设有塑封层,所述阻挡层的下表面位于所述塑封层的上表面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级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层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塑封层的上表面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圆级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凸点为铜柱,所述焊球为锡球。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晶圆级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层为镍或镍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晶圆级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硅承载层,所述硅承载层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铝层,在所述硅承载层上设有钝化层,所述钝化层在铝层上设有开口,所述钝化层及开口下方的铝层上选择性的形成再布线层,使所述再布线层覆盖所述开口,在所述开口以外的再布线层上表面设置金属凸点,在所述金属凸点的外围、阻挡层的外围、所述再布线层和所述钝化层上设置塑封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晶圆级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层与所述焊球之间设有锡银合金层。
7.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晶圆级芯片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硅承载层上开设凹槽,在凹槽内设有铝层,在所述硅承载层上设有钝化层,所述钝化层在铝层上形成开口;
在所述钝化层及开口下方的铝层上形成附着层;
在所述附着层上先涂覆光阻材料,然后感光使光阻材料上形成用于暴露附着层的开口;
在暴露附着层的开口形成再布线层;
去除光阻材料;
在再布线层和附着层上涂覆光阻材料或形成干膜,然后感光使光阻材料或干膜上形成用于暴露再布线层的开口;
在暴露再布线层的开口形成金属凸点,在金属凸点的上表面形成阻挡层,在阻挡层上形成铜层;
去除光阻材料或干膜;
去除附着层;
将金属凸点、阻挡层和金属层的周围、再布线层上及钝化层上使用塑封料进行塑封,形成塑封层;
对塑封料进行打磨减薄,裸露出铜层的上表面,使阻挡层的下表面位于所述塑封层的上表面以下;
蚀刻铜层,裸露出阻挡层,然后在阻挡层上设置焊球。
8.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晶圆级芯片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硅承载层上开设凹槽,在凹槽内设有铝层,在所述硅承载层上设有钝化层,所述钝化层在铝层上形成开口;
在所述钝化层及开口下方的铝层上形成附着层;
在所述附着层上先涂覆光阻材料,然后感光使光阻材料上形成用于暴露附着层的开口;
在暴露附着层的开口形成再布线层;
去除光阻材料;
在再布线层和附着层上涂覆光阻材料或形成干膜,然后感光使光阻材料或干膜上形成用于暴露再布线层的开口;
在暴露再布线层的开口形成金属凸点,在金属凸点的上表面形成阻挡层,在阻挡层上形成锡银合金层;
去除光阻材料或干膜;
去除附着层;
将金属凸点、阻挡层和锡银合金层的周围、再布线层上及钝化层上使用塑封料进行塑封,形成塑封层;
对塑封料进行打磨减薄,裸露出锡银合金层的上表面,使阻挡层的下表面位于所述塑封层的上表面以下;
在锡银合金层上设置焊球。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布线层通过电镀的方式形成在暴露附着层的开口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凸点通过电镀的方式形成在暴露再布线层的开口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60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以及测量设备
- 下一篇:具有预防金属线裂缝设计的封装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