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除厌氧反应器中软性纤维填料生物膜结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6717.7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9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袁振宏;王瑶;孙永明;孔晓英;庄新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蒋欢妹,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除 反应器 软性 纤维 填料 生物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除厌氧反应器中软性纤维填料生物膜结团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现代社会对于化石能源的高度依赖和大量消耗,能源短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潜在风险。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供求形势日益严峻,我国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基于此,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生物质能在替代石油资源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其规模化应用对于缓解化石燃料紧缺、减少污染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意义。
我国作为一个处在经济快速增长期的的人口大国,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数量可观的有机废弃物,折合标准煤达1600万吨,具有巨大的能源开发潜力。但是在我国实际有机污水处理过程中,常常是以治理废水为目的而忽略了能源的回收,导致投入可观而成效很不理想,还浪费了巨量生物质能。通过高效的厌氧发酵技术,在处理污水的同时提取沼气是理想的双赢处理手段。高效的厌氧消化系统应当具备以下条件:足够的微生物停留时间,厌氧微生物和废水能充分接触,传质性能好,反应效率高等。研究表明,使用填料作为厌氧反应器微生物附着的载体能将大量厌氧微生物固定,使反应器内保持有较高浓度的微生物,从而有效提高反应器的运行性能。
厌氧滤池(AF)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学者首先研制的,是采用填充材料作为微生物载体的一种高速厌氧系统。厌氧菌在填充材料上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与填充材料一起形成固定的滤床。废水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物被生物膜吸附并分解,进而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一般来说,单位体积的反应器内载体的表面积越大,可承受的有机负荷越高,且填料还要具有相当的空隙率。空隙率高,在相同负荷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越长,有机物去除率越高;同时高空隙率还有利于防止滤池堵塞和短流产生。因此对填料的选择尤其重要。表1对比了常用AF填料的特性,可见软性纤维填料的性能与造价均优于其他填料。
表1 填料特性对比
佟树声等人于1990年提出一种纤维填料生物膜固定床系统,即在改进的AF反应器中使用软性纤维填料作为载体。软性纤维填料的纤维丝均匀分布在液相空间,形成微生物的附着载体,微生物呈立体网状结构附着在纤维上,生物膜的表面积大,具有极强的消化能力。该系统具有产气率高,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等特点,其沼气池容产气率最高可达23L/(L·d),显著优于现有的厌氧处理系统;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厌氧处理后废水可达到排放标准。但是软性纤维填料在长时间运行中易产生填料结团,大大降低其处理效率及产气效率,成为其推广应用的瓶颈所在。如图1所示,在运行过程中软性纤维填料上附着的网状生物膜不断生长,密度越来越大,致使软性纤维填料的纤维出现粘连,继而造成生物膜堵塞结团,此时基质与生物膜的接触面积变小,处理效率急剧下降。
90年代期间,此种纤维填料技术在我国较为盛行,研究人员做了大量工艺条件和处理效果方面的研究,证明其有很强的处理能力和很高的产沼气能力,但是此技术未能得到持续发展,主因即为填料生物膜结球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一旦发生填料结团,则需更换填料,不仅带来系统停止运行带来的损失,还需要重新进行挂膜启动过程,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现有的控制以及去除生物膜的技术手段,其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所用添加剂均具有强力的抑制和杀灭生物膜的作用。例如CN101448399和CN101878290A公开的的专利“生物膜控制剂组合物”、“生物膜除去剂”,利用化学制剂控制生物膜,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对生物膜有强力清除作用。CN102459557A,刘颋等人公开的“具有生物膜除去功能的液体清洁组合物”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化学表面活性剂、水解酶和异噻唑啉酮复配的清洁剂,去除生物膜医疗器具上的生物膜。CN104257645A公开的欧内勒等人申请的专利“生物膜有机体的抑制”提出抗菌抗生物膜剂的产品,主要是用于治疗微生物感染。CN101478878公开的小罗伯特等人申请的专利“生物膜控制”提供的同样是用于杀死细菌并控制生物膜合成的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67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盐废水的电吸附除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