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56927.6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3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钱毅;曾昌伍;侯克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公路 服务区 污水处理 装置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特殊性,每天排污量不一样,特别是节假日和旅游旺季与平时的排污量相差很大,若采用大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则运行费用高,且在排污量小时可能产生活性污泥营养供给不足而导致微生物死亡,活性污泥失效;若采用小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则高峰期时,活性污泥处理能力不够,污水排放不能达标。
目前国内外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基本采用传统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处理,传统污水处理技术一般采用化粪池、地埋一体式设备或SBR工艺。化粪池处理难以满足排放要求,目前已经进入淘汰行列或作为预处理装置。地埋一体式设备的布水、曝气不易均匀,生物填料容易堵塞,且需要定期更换,费用高,操作繁琐,埋于地下的机电设备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更换麻烦。SBR工艺虽然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但投资和运行费用高且对管理的要求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解决了建设及维护成本高、操作繁琐、适应性弱、不能满足排放要求等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室、湿地、出水控制塘和集水池,第一进水管与预处理室连接,预处理室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第一进水管与预处理室进水口连接,第一出水管与预处理室出水口连接,第一出水管另一端与均流管连接,均流管与分流管连接,湿地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分流管另一端通过第二进水管与湿地的进水口连接,出水控制塘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湿地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与出水控制塘进水口连接,出水控制塘出水口通过第三出水管与集水池连接。
上述第一出水管斜向下,均流管高度低于预处理室的出水口高度。
上述湿地的土壤由下而上分别为砾石层、砂层、土壤层,土壤层上种植经济景观植物;湿地的进水口位于砾石层,出水口位于土壤层上方,且低于水面。
上述出水控制塘的进水口位于出水控制塘水面上方,出水控制塘的出水口位于水面下方。
上述均流管上均匀排列M个出水口,M≥2,每个出水口下方接有一根分流管。
上述出水控制塘中养殖去除重金属的水生植物。
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方法,方法如下:
步骤1、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污水通过第一进水管进入预处理室,经预处理室的N+1个预处理间,其中N≥1,对污水进行串联混合、沉淀后,通过第一出水管向下流入均流管。
步骤2、经均流管分流后,分别流入分流管,再经第二进水管流入湿地。
步骤3、进入湿地的污水由下而上分别经过砾石层、砂层、土壤层,由三层生物膜吸附、吸收和转化,再经土壤层上种植的经济景观植物根系吸收和转化,除去污水中含有的SS, BOD5、N、P和重金属,经第二出水管流入出水控制塘。
步骤4、出水控制塘中的去除重金属的水生植物,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处理后的水经第三出水管流入集水池。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1)建设及维护成本低;(2)采用湿地,可以综合利用服务区绿化面积;(3)采用出水控制塘,因地制宜采用人造生态环境,利用生态环境的净化能力来处理污水;(4)本发明使污水中的废物成为生境中生物的营养物,变废为宝,有利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装置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和图2,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室2、湿地7、出水控制塘9和集水池11,第一进水管1与预处理室2连接,预处理室2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第一进水管1与预处理室2进水口连接,第一出水管3与预处理室2出水口连接,第一出水管3另一端与均流管4连接,均流管4与分流管5连接,湿地7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分流管5另一端通过第二进水管6与湿地7的进水口连接,出水控制塘9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湿地7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8与出水控制塘9进水口连接,出水控制塘9出水口通过第三出水管10与集水池11连接。
上述预处理室2可采用现有的预处理室,例如化粪池、隔墙室预处理室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69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