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DG2060/17.6‑Ⅱ1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6944.X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8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贺锡鹏;崔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42 | 分类号: | F22B37/4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dg2060 17.6 锅炉 顶棚 管爆漏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防治DG2060/17.6-Ⅱ1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DG2060/17.6-Ⅱ1型锅炉上的与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2)相连接的各蒸汽旁通管及其在锅炉中心侧邻近的饱和蒸汽引出管均与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2)上的集箱接管座断开并截短,再通过第一弯管(4)和第二弯管(5)将断开并截短后的各蒸汽旁通管(3)与与其邻近的饱和蒸汽引出管(1)相互连接,形成改造后的蒸汽流程,并在断开的集箱接管座上加装平端盖(8),再在第一弯管(4)及蒸汽旁通管(3)上加装第一支吊架(6)和第二支吊架(7)。
2.一种防治DG2060/17.6-Ⅱ1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DG2060/17.6-Ⅱ1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方法,由饱和蒸汽引出管(1)、第一弯管(4)、第二弯管(5)、蒸汽旁通管(3)、第一支吊架(6)、第二支吊架(7)以及平端盖(8)构成,饱和蒸汽引出管(1)经第一弯管(4)及第二弯管(5)与蒸汽旁通管(3)相连通;
所述第一支吊架(6)的管部连接于第一弯管(4)的水平直段上,第一支吊架(6)的根部连接于炉顶上方的槽钢梁(9)上;
所述第二支吊架(7)的管部连接于蒸汽旁通管(3)上,第二支吊架(7)的根部连接于前屏出口集箱的悬吊梁(10)上;
平端盖(8)连接于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2)上断开后的集箱接管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DG2060/17.6-Ⅱ1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弯管(4)的数目为6个;
所述第二弯管(5)的数目为6个;
所述第一支吊架(6)的数目为6个;
所述第二支吊架(7)的数目为6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DG2060/17.6-Ⅱ1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4)为单弯弯管,第一弯管(4)与蒸汽旁通管(3)及饱和蒸汽引出管(1)的材料、外径及壁厚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DG2060/17.6-Ⅱ1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管(5)为双弯弯管,第二弯管(5)与蒸汽旁通管(3)及饱和蒸汽引出管(1)的材料、外径及壁厚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DG2060/17.6-Ⅱ1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吊架(6)为单刚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DG2060/17.6-Ⅱ1型锅炉顶棚管爆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吊架(7)为滑动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694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锅壳式蒸汽锅炉中的节能器
- 下一篇:一种快速蒸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