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取代‑5‑三氟甲基‑4‑吡唑联1,3,4‑噁二唑硫醚或砜类衍生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7365.7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9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张滕滕;叶意强;周翔;薛伟;吴志兵;陈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13/04 | 分类号: | C07D413/04;C07D417/14;A01N43/824;A01P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52002 | 代理人: | 徐逸心,袁庆云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甲基 吡唑 噁二唑硫醚 衍生物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菌剂领域,公开了含1-取代-5-三氟甲基-4-吡唑联1,3,4-噁二唑硫醚或砜类衍生物在农业植物病原菌防治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重大的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科学高效的发现具有潜在市场生命力的绿色候选农药是我国新农药创制基础研究中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杀菌剂的发展历程中,合成化学杀菌剂在抗菌、杀菌和保证农林作物稳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合成化学杀菌剂本身的缺点和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并逐渐的暴露出一些严重的问题:如抗药性的产生,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等问题。因此绿色新农药的创制成为当前农业行业中重点技术攻关的科学问题和现实课题。
1,3,4-噁二唑硫醚或砜类化合物是含有S、O、N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其环状骨架具有明显的共轭性和芳香性,因而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1, 3, 4-噁二唑及其衍生物的2, 5位上的取代基可参与众多的化学反应,作为活性基团常常被引入到农药分子中,是现代化农学学科研究的热点课题。
吡唑杂环衍生物是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一类化合物,在杂环农药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应用于杀菌、除草、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杀螨等。且吡唑环上取代基的取代类型和取代位置的变化可以带来丰富的结构多样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了获得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的高效低毒抗植物病原菌剂,对本课题组前期所合成的1-取代-5-氨基-4-吡唑联1,3,4-噁二唑类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在“1-取代吡唑环”结构基础上,吡唑环“5-位”引入“三氟甲基”,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吡唑联1,3,4-噁二唑硫醚和砜类衍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
对本课题组前期所合成的1-取代-5-氨基-4-吡唑联1,3,4噁二唑类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制备了一系列1-取代-5-三氟甲基-4-吡唑联1,3,4-噁二唑硫醚或砜类衍生物,并用于防治农作物植物细菌性或真菌性病害;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病、小麦赤霉病、辣椒枯萎病、苹果腐烂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和水稻纹枯病病原菌,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
本发明1-取代-5-三氟甲基-4-吡唑联1,3,4-噁二唑硫醚或砜类衍生物结构通式如A和B所示:
式中:
R选自甲基、苯基;
R1选自烷基、烯基、苄基、取代苄基、取代杂环亚甲基;
在通式A、B中:
R1选自C1-C3的烷基、C1-C3的支链烷基、C1-C3的烯基、苄基、取代苄基、取代杂环亚甲基;
在通式A、B中:
R1中所指的C1-C3的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所指的C1-C3的支链烷基为异丙基;所指的C1-C3的烯基为烯丙基;所指的取代苄基为甲苄基、卤苄基、甲氧苄基、卤代甲基苄基;所指的取代杂环亚甲基为卤代吡啶环亚甲基、卤代噻唑环亚甲基;
其中卤原子为F、Cl。
本发明1-取代-5-三氟甲基-4-吡唑联1,3,4-噁二唑硫醚或砜类衍生物,其是已合成的具体化合物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衍生物可作为在制备防治农作物植物病原菌的农药和农药添加剂中的应用;所述农作物植物病原菌优选为水稻白叶枯病菌(X. oryzae)、小麦赤霉病菌 (G. zeae)、辣椒枯萎病菌 (F. oxysporum)、苹果腐烂病菌 (C. mandshurica) 、马铃薯晚疫病菌(P.infestans)、油菜菌核病菌(S.sclerotiorum)和水稻纹枯病菌(T.cucumeris)。
本发明化合物A和B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制备:
采用1与各种肼反应闭环得到中间体2,经过肼解反应生成中间体3,与二硫化碳在适当的溶剂中反应完全后除去溶剂,加入碱反应得到中间体4,与各种卤代化合物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A,进一步氧化得到目标化合物B;碱可以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氢化钠、碳酸钾、碳酸钠、DMAP、三乙胺、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可以选自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DMF、乙腈、氯仿、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苯、1,4-二氧六环、丙酮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73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