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7396.2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0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邹昌平;邢峰;税永波;徐杰;黄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40005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零部件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般机器或发动机的冷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高速运转的发动机、经长时间摩擦后的刹车片、大功率光照的大灯等,这些零部件产生的大量热会造成其温度升高,如果温度升高的零部件不能及时得到冷却,轻则会零部件不能正常工作,重则导致零部件损坏,进而引发严重交通事故,因此这些零部件存在冷却散热的必要性。目前针对汽车零部件散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风冷和液冷。但是风冷和液冷都存在弊端,风冷是靠空气高速流动带走散热片上的热量。若想达到冷却效果,一方面需要冷却装置所处环境有高速的空气流动,而且流动越快冷却效果越好,倘若冷却装置所处环境空气的流动差,其冷却效果也就很差,因此风冷的环境条件要求极高,另一方面需增加空气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传统的为了增加空气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通常是将散热片的面积做得很大,让更多的气流流经散热片,但是会使冷却装置显得很臃肿。液冷是靠冷却管道内的冷却液流动,带走被冷却装置的热量,相比风冷具有启动慢的特点,若温度过低还会发生冷却液结冰的现象,环境条件要求高。而且不同的零部件需要针对性的设计不同冷却装置,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巧高效散热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冷却装置。
本方案如下: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冷却装置,包括散热片组、冷却管和固定在被冷却汽车零部件上的风道,散热片组分为右散热片组和左散热片组,右散热片组的散热片的外侧端和左散热片组的散热片的外侧端相对固定在风道内的两侧,该右散热片组的散热片的内侧端和左散热片组的散热片的内侧端相互交错分布并与风道侧壁留有空隙,冷却管穿插在各散热片上。
本方案工作原理如下:本冷却装置固定在被冷却汽车零部件外表面或内嵌在被冷却汽车零部件内部,因此被冷却汽车零部件产生的热量充分传递到本方案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冷却装置的散热片上。交错分布的右散热片组和左散热片组在风道内,形成S型的空气流通路线,空气在散热片间流通时与散热片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使单位体积的空气能更高效更充分地冷却散热片,保证散热片上的热量能够及时地被空气带走。同时在各散热片上穿插冷却管,当冷却管不能及时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时,冷却管也能起到带走散热片上热量的作用,更高效地对散热片进行散热,及时地冷却待冷却汽车零部件。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同时采用风冷和水冷的方式进行冷却,使冷却效率增大,同时兼顾风冷和水冷的优点,互补缺点,环境适应能力也更强,由于将散热片在风道内交错间隔设置,使单位体积的空气能够更充分地与散热片进行接触,进而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冷却,空气利用率更高的同时空间占有率降低,使本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冷却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小巧。
进一步,所述右散热片组的散热片和右散热片组的散热片都均布设有若干散热孔,空气可在散热孔之间流动,使空气与散热片更充分地接触,保证高效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风道的两端分别设有风扇,当待冷却汽车零部件处于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启动风扇加快风道内空气的流动,风道两端的风扇启动后产生的风向一致,一个是进风风扇,另一个是排风风扇,加速风道内空气的流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冷却装置实施例1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冷却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右散热片组1、冷却管2、风道3、散热孔4、左散热片组5。
实施例1基本如下: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固定在汽车大灯外表面的风道3,该风道3为长方体的贯通腔体,风道3走向根据空气流动方向设置,即风道3进风口朝向汽车前方,风道3出风口朝向汽车后方。在风道3内部固定有右散热片组1和左散热片组5,右散热片组1的散热片的外侧端等距固定在风道3的右侧侧壁,右散热片组1的散热片的内侧端与风道留有空隙。左散热片组5的散热片的外侧端等距固定在风道3左侧侧壁,左散热片组5的散热片的内侧端与风道3留有空隙。右散热片组1的散热片和左散热片组5的散热片的内侧端在风道3内交错间隔分布,右散热片组1和左散热片组5使风道3内空气流动路线形成S型走向,使单位体积的空气与散热片有更大的接触面,增大了空气散热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73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