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BN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7406.2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1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谢征芳;王军;邵长伟;宋永才;王浩;简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9/08 | 分类号: | D01F9/08;D01F11/00;C04B35/58;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bn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iBN纤维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以聚碳硅烷纤维转化制备SiBN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SiBN陶瓷纤维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透波陶瓷纤维。基于材料的复合原理,SiBN陶瓷纤维具有Si3N4陶瓷纤维和BN陶瓷纤维的优点(Si3N4陶瓷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抗氧化性能,但耐高温性能、介电性能略差;BN陶瓷纤维介电常数低,高温稳定性好,但其拉伸强度低,高温抗氧化性能较差)。兼具耐高温、抗氧化、高性能(良好的介电性能、力学性能)的SiBN纤维是耐高温透波纤维的主要方向。SiBN陶瓷纤维不含碳元素和其他会导致电磁损耗的组分与物相,集透波、耐高温、抗氧化、介电性能可调等优点于一身,可取代石英纤维用于耐高温陶瓷基透波复合材料,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耐更高温度、烧蚀率更低、电性能更稳定的透波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有机先驱体转化法是以有机聚合物(多为有机金属聚合物)为原料,利用其可溶、可熔等特性实现成型后,经高温热分解处理,使之从有机物转变为无机陶瓷材料的方法。该有机聚合物就称为有机先驱体或陶瓷先驱体(preceramic polymer,precursor)。有机先驱体转化法制备连续陶瓷纤维具有如下显著特点:(1)可制备连续、直径较小的纤维(<20μm),纤维的可编织性好,易于编织成为复杂形状的预制件;(2)较低的制备温度(<1500℃);(3)可对先驱体进行分子设计,控制先驱体的组成,如制备含有异元素的功能性陶瓷纤维等;(4)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因此,有机先驱体转化法是制备连续陶瓷纤维较为理想的方法。目前,有机先驱体转化法已成为制备高性能硅基陶瓷纤维的主要方法之一。
国际上一般采用有机先驱体转化制备SiBN陶瓷纤维。有机先驱体转化法制备SiBN陶瓷纤维一般可分为以下四步工序:(1)先驱体合成,即合成以目标陶瓷元素,如Si、B、N、C、H等为主要组分的聚合物-聚硼硅氮烷(PBSZ)先驱体;(2)纺丝,即将PBSZ通过熔融纺丝的方法制备PBSZ原纤维;(3)交联,将热塑性的PBSZ原纤维通过适当方法转化为热固性的PBSZ交联纤维,即PBSZ不熔化纤维;(4)高温烧成,即高温下使PBSZ不熔化纤维无机化成SiBN陶瓷纤维。
聚硼硅氮烷是SiBN纤维的关键原料,其合成产率低,分子结构控制难度大。此外,原料单体、PBSZ先驱体对水、空气极其敏感,氧含量控制难度极大,对设备条件要求很高,工艺控制十分困难。
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Okamura等采用聚碳硅烷(PCS)纤维转化法研制了Si-N纤维。分别将PCS纤维分别进行辐射交联和空气不熔化后,再在低温下通过NH3氮化脱除碳元素,同时引入氮元素,高温烧成后便获得Si3N4和SiNO纤维。这种方法的主要不足为,通过PCS纤维转化制备的Si3N4纤维耐高温性能较低、介电性能较差,难于满足应用需求。在纤维中引入异质元素,抑制微晶在高温下的增长,是提高纤维耐高温性能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表明,在Si-N纤维中引入B元素,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其耐高温性能,还可以有效调节其介电性能。
目前,B元素的引入方式主要有2种:在PCS中引入B元素、在交联过程中引入B元素。在PCS中引入B元素后,B元素含量一般较低,且对先驱体的可纺性造成不利影响。在交联过程中引入B元素时,BCl3等腐蚀性气氛对设备要求较高,此外,由于涉及脱除HCl、甲基等过程,对原纤维的结构造成较大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iBN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首先采用PCS不熔化纤维转化制备高活性Si-N纤维,然后利用高活性Si-N纤维中富余的N-H与含B-H键的硼烷化合物之间的脱氢耦合反应,实现B元素的化学引入,再在氨气中氮化,制备SiBN纤维。
具体地,
一种SiBN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高活性Si-N纤维的制备
a.将聚碳硅烷不熔化纤维置于脱碳-氮化系统中,抽真空,再用氮气或氩气置换系统内气体至常压,重复至少三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74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仔纱线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水透气羽绒复合纤维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