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吊运方斗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257633.5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9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岑锦秀;林信;林俊;张媛媛;玉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3/02 | 分类号: | B66C3/0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张荣玖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用吊运方斗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建筑施工用吊运方斗,包括吊斗斗身(1)和底板门扇(2),底板门扇(2)通过活页(8)铰接在斗身(1)底部;所述斗身(1)为立方体或上口大下口小的倒梯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斗身(1)是由钢龙骨骨架和钢板焊接组成,每一条棱边均设有钢龙骨(10);
所述底板门扇(2)由钢板、钢龙骨焊接形成的两扇钢板门组成,底板门扇活页的位置设于相适应斗身下部的钢龙骨上;
所述斗身(1)外侧和底板门扇(2)的对应两侧的钢龙骨上设置有穿绳小孔(4),两条在吊运材料时使用的吊运钢丝绳(6)分别穿过穿绳小孔(4)并闭合,闭合处使用钢丝绳夹卡紧;底板门扇(2)在吊运钢丝绳(6)受力约束下闭合或在物料的自重力作用下打开;所述斗身(1)上口两对角位置,即四个角设有卸料吊耳(5),在卸料时使用的卸料钢丝绳(7)两端分别与卸料吊耳(5)连接;
该吊斗还包括一个可拆卸式斗盖(3),所述斗盖(3)由钢板、钢龙骨焊接形成的两扇钢板门组成,斗盖(3)通过活页铰接在斗身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吊运方斗,其特征在于:在斗身高度方向和底板门扇横向设置副龙骨(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吊运方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绳小孔(4)设置有可更换的钢丝绳保护套管(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吊运方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盖中缝处安装有用于锁闭的插销(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吊运方斗,其特征在于:在底板门扇之间的夹缝处,设置有一条宽度与夹缝相适应的通长橡胶带(12),所述橡胶带固定于任一侧的钢龙骨上。
6.一种建筑施工用吊运方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吊斗斗身及部件:
A1、制作吊斗斗身:用方通作为钢龙骨焊接成钢龙骨骨架;斗身(1)用钢龙骨骨架和钢板焊接制作成立体形或上口大下口小的倒梯形的形状;
A2、制作底板门扇(2)和斗盖(3):
①用方通焊接制成底板门扇(2)和斗盖(3)的钢龙骨骨架;
②按照设计的要求在相应的斗身和底板门扇钢龙骨上开好穿绳小孔(4),在钢龙骨骨架上焊接钢板形成两扇钢板门,制作成底板门扇(2);
③在钢龙骨骨架上焊接钢板形成两扇钢板门,制作成斗盖(3),制作出来的斗盖(3)尺寸与吊斗内空大小一致;
A3:在斗身上口两对角位置焊接安装卸料吊耳(5);
B、将底板门扇(2)和斗盖(3)与吊斗斗身(1)连接:
①将底板门扇活页(8)安装在斗身(1)下部的钢龙骨稍微靠上的位置,底板门扇利用活页(8)与吊斗斗身(1)焊接成活动铰支座与斗身相连接;
②将斗盖(3)活页安装在斗身(1)上部的钢龙骨上,斗盖利用活页与吊斗斗身(1)焊接成活动铰支座与斗身相连接;斗盖(3)直接卡在斗壁四周设置的固定钢龙骨(10)上,斗盖顶面平斗壁顶面;
C、安装保护套管:在A2、制作底板门扇(2)和斗盖(3)步骤中在斗身和底板门扇钢龙骨上开好的穿绳小孔(4)处安装可更换的钢丝绳保护套管(9);
D、安装钢丝绳:安装时将两条吊运钢丝绳(6)穿过吊斗斗身(1)和吊斗底板门扇已经焊接好的保护套管(9)上,另两条卸料钢丝绳(7)绑扎固定在方斗斗身(1)上口四周焊接的卸料吊耳(5)上;
E、最后在底板门扇之间的夹缝处,安装一条宽度与夹缝相适应的通长橡胶带(12),并将橡胶带固定于任一侧的钢龙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吊运方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A1、制作吊斗斗身和A2、制作底板门扇(2)和斗盖(3)的步骤中,在焊接斗身、底板门扇的钢龙骨骨架时,在斗身高度方向和底板门扇横向加焊副龙骨;在焊接组成斗盖(3)的两扇钢板门时,在斗盖中缝处安装一个用于锁闭的插销(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76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