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胸腰椎前路钢板纵向微调及加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8340.9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3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叶晓健;刘希麟;许振山;贾炳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征医院;北京市奥斯比利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A61B17/86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000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椎 前路 钢板 纵向 微调 加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人体胸腰椎疾病的前路钢板纵向微调及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腰椎前方入路首先使用者是Hodgson , 当时主要是对结核脓肿进行引流, 在1954 年也被运用在脊柱侧弯的前路融合。1953 年Wenger 首先对脊柱侧弯运用前方入路进行器械固定, 固定方法是在椎体侧方用螺钉联结一组钢丝或螺纹棒。在前路固定器械及手术方式发展过程中, Dwyer 、New ton 、Hall 和Zielke 等学者各自的工作也非常突出。关于胸腰椎骨折, 采用前路手术最早的是Bohlman , 当时主要是针对晚期椎管压迫患者进行;随着在急性骨折治疗中运用成功, 各种前路内固定器便层出不穷。
胸腰椎骨折、退变、畸形矫正等外科治疗已为骨科界广泛采纳,前路钢板固定方法以其显著的临床特点,近年来依然成为临床的重点内容。目前,前路钢板的材料主要为钛合金,强度和生物相容性比较好,还可以接受核磁检查。钢板对脊柱的稳定性能除与材料强度有关外,其结构合理十分重要。前路减压及融合手术除达到减压目的外,还能恢复椎间盘及椎间孔的高度,重建胸腰椎稳定性。有研究表明,不管使用何种经椎弓根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远期矫正度丢失为一较难预防的并发症。前路植骨和内固定可为脊柱前结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使脊柱恢复足够的稳定性。前路椎体间融合与后路融合相比,椎体间较大的接触面及丰富的血供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植骨床,因而融合术的成功率更高。当后路融合手术失败后,前路融合术往往成为更为理想甚至唯一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稳定性好,能以最少节段的减压和最小的活动范围的融合,来保证脊柱的生理活动的采用胸腰椎前路钢板齿状啮合,实现胸腰椎前路钢板纵向微调及加压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胸腰椎前路钢板纵向微调及加压装置,包括胸腰椎前路钢板、骨螺钉和紧固螺帽,其特征在于胸腰椎前路钢板下端面与胸腰椎生理曲度相吻合,胸腰椎前路钢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条形孔,条形孔壁上设有内齿,骨螺钉前端插入胸腰椎前路钢板的条形孔内,后端与紧固螺帽相连接,骨螺钉后端部设有与条形孔壁上的内齿相啮合的齿轮。
本发明所述的胸腰椎前路钢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等径的条形光孔,胸腰椎前路钢板的下端面、条形孔的周边设有内齿,通过光孔将胸腰椎前路钢板插入螺钉,使螺钉上齿轮与胸腰椎前路钢板上的内齿相啮合并旋上紧固螺帽,在紧固螺帽的锁紧力和相啮合的齿轮、内齿的作用下,使骨螺钉沿胸腰椎前路钢板两侧微调并通过骨螺钉提拉椎体,恢复椎体高度和微调的双重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骨螺钉与紧固螺帽呈分体状,紧固螺帽与骨螺钉经螺纹相连接,骨螺钉与紧固螺帽配合部的直径小于胸腰椎前路钢板上条形孔最小直径,齿轮的直径大于胸腰椎前路钢板上条形孔的最大直径,以方便操作。
本发明使用时,将两骨螺钉分别打入两相邻椎体,再将胸腰椎前路钢板通过条形孔穿过两植入不同椎体的骨螺钉上并连接紧固螺帽,胸腰椎前路钢板下端面上的内齿与骨螺钉上的齿轮相啮合,通过旋转紧固螺帽,使胸腰椎前路钢板压向患者胸腰椎,同时通过齿轮与胸腰椎前路钢板下端面上的内齿配合使两骨螺钉进行纵向微调,实现骨螺钉的更好定位,同时骨螺钉有提拉椎体的作用,恢复患者椎间盘及椎间孔的高度,重建胸腰椎稳定性,胸腰椎前路钢板、骨钉、固定螺丝的材料均采用钛合金,强度和生物相容性都比较好,还可以接受核磁检查,具有结构合理,作方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胸腰椎前路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1是主视图,图2-2是俯视图,图2-3是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骨螺钉的一种结构示意图,3-1是主视图,图3-2是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紧固螺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胸腰椎前路钢板、2骨螺钉、3紧固螺帽、4胸腰椎前路钢板条形孔、5内齿、6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胸腰椎前路钢板纵向微调及加压装置,包括胸腰椎前路钢板1、骨螺钉2和紧固螺帽3,上述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胸腰椎前路钢板下端面与胸腰椎生理曲度相吻合,胸腰椎前路钢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条形孔4,条形孔壁上设有内齿5,骨螺钉2前端插入胸腰椎前路钢板1的条形孔4内,骨螺钉2后端与紧固螺帽3相连接,骨螺钉2后端部设有与条形孔壁上的内齿5相啮合的齿轮6,本发明所述的胸腰椎前路钢板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相对称的、等径的条形光孔,胸腰椎前路钢板1的下端面、条形孔的周边设有内齿5,通过光孔将胸腰椎前路钢板1插入螺钉2上,使骨螺钉上齿轮6与胸腰椎前路钢板1的内齿5相啮合并旋上紧固螺帽3,在紧固螺帽3的锁紧力作用下骨螺钉2在齿轮6的作用下沿胸腰椎前路钢板1下端面上的齿槽位移,使骨螺钉沿胸腰椎前路钢板两侧微调并通过螺钉提拉椎体,恢复椎体高度的双重作用,另外,所述的骨螺钉2与紧固螺帽3呈分体状,紧固螺帽3与骨螺钉2经螺纹相连接,骨螺钉2与紧固螺帽3配合部分的直径小于胸腰椎前路钢板1上条形孔4最小直径,齿轮6的直径大于胸腰椎前路钢板1上条形孔4的最大直径,以方便操作,本发明所述的内齿5是设置在胸腰椎前路钢板的下端面、条形孔的周边,内齿5一般是连续设置形成内齿圈,也可以不连续设置均匀地设置内齿,还可以是不连续、不均匀地设有内齿,在只需要对骨螺钉进行调节的区域设置内齿5,本发明使用时,将两骨螺钉分别打入两相邻椎体,再将胸腰椎前路钢板通过条形孔穿过两植入不同椎体的骨螺钉上并连接紧固螺帽,胸腰椎前路钢板下端面上的齿槽与骨螺钉上的齿轮相啮合,通过旋转紧固螺帽,使胸腰椎前路钢板压向患者胸腰椎,同时通过齿轮与胸腰椎前路钢板下端面上的齿槽使两骨螺钉进行纵向微调,实现骨螺钉的更好定位,同时通过骨螺钉提拉椎体,恢复患者椎间盘及椎间孔的高度,重建胸腰椎稳定性,胸腰椎前路钢板、骨钉、固定螺丝的材料均采用钛合金,强度和生物相容性都比较好,还可以接受核磁检查,具有结构合理,作方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征医院;北京市奥斯比利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征医院;北京市奥斯比利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8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