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远程室温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58600.2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4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苏本跃;施赵媛;周林立;谢成军;张洁;宋良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46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终端 远程 室温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室温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远程室温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室温检测系统大多将采集到的信息呈现在PC机上,再根据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信息,由工作人员到现场控制设备,进行增湿或者通风,人工成本高。目前还有基于工业控制机的大型温室监控系统,设备造价高,不适合我国小规模乡镇农业发展模式;基于单片机的小型室温监控系统,功能非常有限,灵敏度低,智能化低;基于GSM的GPRS分组交换技术安全可靠,为新一代的预警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但信息传输延长、响应速度慢,无法满足室内环境的实时监测和快速处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能够满足室内环境实时监测和快速处理要求的基于移动终端的远程室温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远程室温控制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单元、信息处理中心、控制设备以及手机监控端,信息采集单元和信息处理中心之间通过ZigBee无线网络通讯,手机监控端与信息处理中心之间通过GSM或无线网络通讯,信息处理中心的输出端与控制设备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光感模块和二氧化碳浓度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光感模块和二氧化碳浓度模块的输出端均与信息处理中心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信息处理中心由处理器、摄像头模块、Wifi模块、GPRS模块和ZigBee模块组成,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摄像头模块、Wifi模块、GPRS模块和ZigBee模块相连。
所述控制设备由主控制器、喷灌设备控制器、光照设备控制器和通风设备控制器组成,主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喷灌设备控制器、光照设备控制器和通风设备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远程室温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1)信息采集单元的温湿度模块、光感模块以及二氧化碳浓度模块分别对温湿度、光照、以及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量读取,然后将采集的数据通过ZigBee通信协议传送到信息处理中心;
(2)信息处理中心对信息采集单元传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定时将数据存储在其处理器的数据库中,并向手机监控端发送分析结果;
(3)手机监控端向信息处理中心发送消息请求,通过信息处理中心向控制设备发送控制命令,控制设备执行该控制命令。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先通过信息采集单元对温湿度、光照、以及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量读取,然后将采集的数据通过传送到信息处理中心,信息处理中心将对信息采集单元传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定时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向手机监控端发送分析结果,手机监控端向信息处理中心发送消息请求,然后信息处理中心向控制设备发送控制命令,控制设备执行该控制命令,本发明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能够满足室内环境实时监测和快速处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图1中信息处理中心的结构框图;
图3为图1中控制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远程室温控制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单元1、信息处理中心2、控制设备3以及手机监控端,信息采集单元1和信息处理中心2之间通过ZigBee无线网络通讯,手机监控端与信息处理中心2之间通过GSM或无线网络通讯,信息处理中心2的输出端与控制设备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信息采集单元1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光感模块和二氧化碳浓度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光感模块和二氧化碳浓度模块的输出端均与信息处理中心2的输入端相连。
如图2所示,所述信息处理中心2由处理器、摄像头模块、Wifi模块、GPRS模块和ZigBee模块组成,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摄像头模块、Wifi模块、GPRS模块和ZigBee模块相连。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设备3由主控制器、喷灌设备控制器、光照设备控制器和通风设备控制器组成,主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喷灌设备控制器、光照设备控制器和通风设备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
综上所述,本发明先通过信息采集单元1对温湿度、光照、以及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量读取,然后将采集的数据通过传送到信息处理中心2,信息处理中心2将对信息采集单元1传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定时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向手机监控端发送分析结果,手机监控端向信息处理中心2发送消息请求,然后信息处理中心2向控制设备3发送控制命令,控制设备3执行该控制命令,本发明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能够满足室内环境实时监测和快速处理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安庆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86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