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漏水高效多级分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8995.6 | 申请日: | 2015-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4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小平 |
主分类号: | B01D17/025 | 分类号: | B01D17/025;B01D17/09;B01D17/12;F16K11/00;F16K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水 高效 多级 分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水设备,具体是一种防漏水高效多级分水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分水器结构包括一个分水器主体,在主体的一侧设有进液管,另一侧设有出液管,在主体的底部还设有一个出水管。分水器在使用时,以甲苯和水的混合液为例,混合液从进液口进入分水器主体内,一般进液口设置在靠近主体的下部位置,混合液进入主体后,在向出液口流动的过程中依靠重力作用实现有机液与水的分离,组分较轻的甲苯液从出液口流回反应釜,而组分较重的水则留在分水器主体中,达到一定容量后从分水器主体底部的出水口排出。上述分水器在使用中存在一个较大的不足,就是混合液在主体内流动时,从进液口流向出液口的流动距离短,导致到达出液口的有机液仍然会带有一部分水,混合液的分离效果不够好,分水率较差。这种垂直的分水器因为长时间的实用,因此对其底端出水口的调节阀要求就要很严格,现有调节阀中的阀帽与出水端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然后使用胶水固定,因此现有阀帽具有抵住其与阀球之间的密封圈作用及密封现有出水端的作用,但由于上述阀帽与出水端之间连接部分可能工艺不合格或者材料老化导致向外漏水而破坏室内装潢,且胶水固定是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普通用户不便拆卸和维修,若连接部分损坏,普通用户不得不更换整个阀体,导致维修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防漏水高效多级分水器。
一种防漏水高效多级分水器,包括分水器主体、位于分水器主体上端的上封头以及位于分水器主体下端的下封头,分水器主体为透明结构,透明的分水器主体设置,便于观测以及对分液过程的掌控;上封头上设有进液口,下封头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出水管相连,出水管上设有调节阀,调节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阀球,阀球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座和第二密封座,第一密封座和第二密封座均与阀球相抵靠,阀体一端为出水端,出水端内设有与该出水端内壁固连的阀帽,阀帽与第一密封座相抵靠;调节阀还包括活接芯子,活接芯子设于活接螺帽内,活接芯子和活接螺帽分别与出水端活动连接且活接芯子与出水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活接螺帽内设有与活接芯子的另一端相抵靠的挡沿,活接芯子的一端嵌设于出水端内部,活接螺帽一端内壁与出水端外部螺纹连接,调节阀由于通过旋紧阀帽挤压第一密封座及增设密封圈保证原有密封性的同时,将最终可能漏水到外部的活接螺帽和出水端连接部分,或活接芯子和出水端连接部分采用活接结构,即使由于工艺问题或者密封材料老化问题导致出现向外漏水,也便于普通用户的拆卸与维修。
所述分水器主体上端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通过设置在分水器主体内的管道与分水器主体底部相连通,管道的垂直距离为分水器主体垂直距离的2/3~4/5;分水器主体内设有螺旋状盘管,螺旋状盘管设置在分水器主体下部,螺旋状盘管下端与介质进口相连,螺旋状盘管上端与介质出口相连。该种螺旋状盘管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入冷或热介质以使溶剂与水更好的达到分离,提高分液效率;同时由于盘管的螺旋状结构,构成了混合液螺旋式流道,从而大大增加了混合液的流动距离,由于重力的作用,混合液在较长的流道中有效的实现了分离,极大的提高了分水率。出液口与分水器主体底部之间的管道设置,可以使混合液在窄流道中减小流量,实现溶剂与水更彻底地分离,同时,管道需达到一定的距离才能实现溶剂与水更彻底地分离的目的。所述的螺旋状盘管中间设有连接管道底部的锥形壳体,该管道连接出液口,锥形壳体上设有分液孔,分液孔内设有可以旋转的叶轮,该种锥形壳体结构利用混合液的下降或者上升过程中,接触可以旋转的叶轮,通过叶轮切割液体达到进一步分离水体的技术目的,完成多级分离。
活接芯子一端外壁上与出水端接触部分设有环形凹槽,密封圈嵌设于该环形凹槽内,增加密封效果。
所述阀帽为外螺纹中空筒状结构且与出水端内壁螺纹连接,进一步增加密封效果。所述阀帽靠近阀球的一端端面与第一密封座远离阀球的一端端面相抵靠防止漏水故障。
作为结构优选上封头上还设有测温口,分水器主体上端部还设有排空口,防止系统压力过大引起的技术故障。
螺旋状盘管通过支撑板设置在分水器主体下部,所述支撑板的数量至少为两块,增加螺旋状盘管的结构牢度。
所述介质进口、介质出口均设置在分水器主体下部,且介质进口位于介质出口下方,通过这种反向的设置提高介质冷热交换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小平,未经何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89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离器管束旋流入口装置
- 下一篇:沸石动态吸附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