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产线蓝牙定点式连接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59514.3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7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韦继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凯越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6 | 分类号: | H04W24/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61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蓝牙 定点 连接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蓝牙功能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产线蓝牙定点式连接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产线测试都是通过手机与产品进行蓝牙功能连接,然后通过网络信号给第三方拨打电话来判定产品的功能是否合格。但是这种测试产品功能的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因手机是主动搜索产品,所以在测试中会搜索到很多产品端,要一个个进行筛选,浪费时间多;
(2)、测试的标准判断是靠人的听觉,没有量化,存在风险;
(3)、因车间移动信号不稳定,手机时常没有信号,无法建立通话连接,影响效率。
(4)、测试需要第三方确认,需要增加人力,专人管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测试产线待测产品蓝牙功能是否合格的测试方法。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如下:
一种用于产线蓝牙定点式连接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在待测产品端植入蓝牙测试软件,并通过蓝牙测试软件与测试设备 建立连接;
(2)测试设备向产品端模拟通讯;
(3)若正常,则测试设备作出应答,并将此信号回传到待测产品端,由待测产品端信号接收系统传入控制处理器与蓝牙测试软件的预先设置的标准音频进行比对,判定回传信号是否正常,若符合音频特征则判定合格,反之,则判定不合格;
若不正常,即当接收到的信号超出测试设备内部判定音频标准,则测试设备不做出应答,待测产品端信号接收系统接收不到回传信号,则待测产品端的控制处理器判定测试结果不合格。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测试蓝牙功能时,进入到蓝牙测试软件的工厂设置模式,点击“蓝牙连接”图标,产品内部通过蓝牙信号发射模块与测试设备进行数据通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2)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测试设备主动向产品端模拟拨打电话,此时产品的蓝牙信号接收系统收到指令后,传输到蓝牙控制处理器,并默认将蓝牙音频系统打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3)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产品端外部输入1K的信号并通过音频系统和信号发射模块传输到测试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3)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待测产品端以窗口的形式显示测试结果“合格”或者“不合格”。
上述产线蓝牙测试方法,在产品端植入蓝牙测试软件,通过软件主动与测试设备建立连接,并且软件预先设置唯一的IP地址,与测试设备对应连接,通过测试设备模拟给产品端拨打电话并自动接听,输入测试信号,通过信号 模拟传输系统来识别,通过软件比对来判定测试结果,相比与传统的需要人工测试和判定,提高了测试效率和节省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蓝牙测试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蓝牙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考图1、2,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产线蓝牙定点式连接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待测产品端植入蓝牙测试软件,并通过蓝牙测试软件与测试设备建立连接;
具体的,本发明所述的待测产品是指具备蓝牙模块,能够进行蓝牙通讯的设备,例如可以但不限于是手机、智能手环等移动设备,同样的,测试设备可以但不限于是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脑等。在本发明中,将蓝牙测试软件植入待测产品端,当要测试产品蓝牙功能时,进入到蓝牙测试软件的工厂设置模式,点击“蓝牙连接”图标,产品内部通过蓝牙信号发射模块与测试设备进行数据通讯连接,蓝牙测试软件与测试设备通过固定的IP地址连接,精准快速,避免了测试设备搜索到其它也具备蓝牙功能的产品或者手机等。
在本步骤中,测试设备和待测产品都含有蓝牙模块,待测产品与测试设备的建立连接的过程,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例如包括扫描、寻呼、应答等等从而建连蓝牙通讯连接。
步骤102,测试设备向待测产品端模拟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凯越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凯越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95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