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配盒和用于利用分配盒制造饮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0686.2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7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G·马利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K-FEE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6 | 分类号: | A47J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瞿卫军;张晶 |
地址: | 德国贝尔吉***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配 用于 利用 制造 饮料 方法 | ||
提出一种用于制造饮料的分配盒,其具有带有盒底和装入侧的盒体,其中,在盒底与装入侧之间构造有用于容纳粉末状的或液态的饮料基质的空腔,其中在饮料基质与盒底之间布置有过滤元件,并且其中,过滤元件包括无纺物,其布置在盒底的区域中。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1年9月20日、发明名称为“分配盒和用于利用分配盒制造饮料的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No.201180011829.6的分案申请。本申请要求2010年9月22日提交的德国专利申请第202010013500.1号、2011年2月7日提交的德国专利申请第102011010589.1号、2011年3月2日提交的德国专利申请第102011012881.6号以及2011年3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13/044217号的优先权权益。前述相关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参照引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饮料的分配盒(Portionskapsel),其具有带有盒底和装入侧(Einfuellseite)的盒体,其中,在盒底与装入侧之间构造有用于容纳粉末状的或液态的饮料基质的空腔,并且其中,在饮料基质与盒底之间布置有过滤元件。
背景技术
这样的分配盒通常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例如,在文件EP 1792850 B1、EP 1344722A1和US 2003/0172813 A1中公开了用于咖啡和浓缩咖啡制备的这种类型的分配盒。
这样的用于制造饮料的分配盒优选地截顶锥形地或柱形地来成形并且例如由深冲的塑料薄膜或以注塑方法来制造。其通常具有带有轮缘边缘(Kragenrand)(覆盖薄膜被封印或粘贴到其上)的开放的装入侧、封闭的盒底,其中,在饮料基质与盒底之间布置有对盒底支撑的颗粒筛网。该筛网由热塑性的塑料来喷注或者由塑料薄膜来深冲或压印。
为了制备咖啡饮料,分配盒被引入制备器具的冲泡腔中。在冲泡腔的关闭过程之后或在其期间,盒优选地在它的封闭的底侧上借助于布置在冲泡腔中的开启芯轴(Oeffnungsdorn)被打开,并且在冲泡腔密封之后,分配盒的利用封闭薄膜封闭的装入侧借助于刺入器件被刺破。接下来,制备液体(Zubereitungsfluessigkeit)、优选地热水在压力下被输送到分配盒中。制备液体流经饮料基质并且从饮料基质中提取和/或溶解对于饮料制造所需的物质。为了制备浓缩咖啡,例如将直至20bar的冲泡水压作用到咖啡粉末上用于提取香精油。该压力此外还作用于处于咖啡粉末与盒底之间且在刺穿的盒出口之前的颗粒筛网。
然而对于以注塑方法或者以深冲或压印方法制造的筛网不利的是,为了咖啡颗粒的留存,筛孔的开口必须小于最小的咖啡颗粒。因为在咖啡研磨过程中还必然积累了一定的粉尘成分,在筛孔太大时产生咖啡颗粒通行,或者在筛孔太小时、尤其在高压下产生筛网的堵塞。此外,在筛网下需要相应的对盒底作用的支撑元件,以便吸收直至20bar的冲泡水压并且阻止筛网由于高的冲泡水压(连同高的冲泡水温)的变形。以不利的方式,该支撑元件尤其在以注塑方法制造的筛网组件中要求附加的材料使用,由此制造成本提高。
所以在现有技术中带有筛网组件的分配盒是已知的,其应避免这些缺点。在文件US 2778739、EP 1710173 A1和US 5352765中公开了带有筛网组件的分配盒,其由带有相对大的通过开口的筛网载体构成,其中,这些开口利用过滤材料来覆盖。该布置不利的是,为了表现这样的筛网组件,产生了用于材料和制造的附加成本,因为其由稳定的筛网载体和布置在筛网载体上的过滤材料构成。
不仅对于带有筛孔的筛网而且对于带有附加的过滤材料的筛网组件必须保证,通过筛网组件的制成的饮料可流动至盒流出开口,即在盒底与筛网组件之间必须设置有用于饮料流出的自由空间。此外,这样的筛网组件要求在分配盒中自己的空间份额,这导致了盒体积的扩大并且因此必然同样导致附加的材料使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过滤器组件的分配盒,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更成本有利地来制造并且在其中同时避免了与现有技术相联系地所指出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FEE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K-FEE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06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