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局稳定的电机位置伺服系统输出反馈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261196.4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6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张宝;姚建勇;杨贵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7/00 | 分类号: | H02P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局 稳定 电机 位置 伺服系统 输出 反馈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位置伺服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局稳定的电机位置伺服系统输出反馈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直流电机具有响应快速、调速范围广,易于实现速度平滑调节,调速时的能量损耗较小以及过载、启动、制动转矩大,易于控制,可靠性高等优点,因而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商务办公设备以及家用电器中应用广泛。随着工业发展的需求,高精度的运动控制已成为现代直流电机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由于电机系统中存在着很多的模型不确定性,尤其是不确定非线性,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了控制系统的设计难度。
为了处理电机系统中的不确定非线性问题,提高电机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鲁棒控制作为一种主要处理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应用。
然而,所有上述方法均基于全状态反馈开展控制器设计,在运动控制中,不仅需要位置信号,还需要速度和/或加速度信号。但在许多实际系统中,受机械结构、体积、重量及成本限制,往往仅位置信息可知。此外,即便速度及加速度信号可以获得,也存在严重的测量噪声,进而恶化全状态反馈控制器可以获得的性能。非线性控制应用中所存在的这些实际问题,导致了PID控制至今在电机控制领域仍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在现代工业时代的新需求下,PID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追求的高性能控制。因此,迫切需要设计非线性输出反馈控制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电机位置伺服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非线性问题,在只有系统位移可知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全局稳定的电机位置伺服系统输出反馈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局稳定的电机位置伺服系统的输出反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电机位置伺服系统模型:
其中y表示角位移,m表示惯性负载,kf表示扭矩常数,u是系统控制输入,b代表粘性摩擦系数,f代表其他未建模干扰,包括非线性摩擦、外部干扰以及未建模动态;
将式(1)转换成状态空间形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11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刷直流电机及其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压电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