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倒板转板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1558.X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6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崔山山;贾文杰;扈晓燕;肖经纬;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汇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24;B66F9/075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侯绪军 |
地址: | 25709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板转板用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倒板转板用装置,包括将板材移至晾板架上的倒板装置,以及将板材移至晾板区的子母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板装置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托架能够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均连接到控制器;所述子母输送机包括子母输送机机架,所述子母输送机机架上设置有驱动子母输送机机架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可移动的子输送机,所述子输送机的移动方向与子母输送机机架的移动方向垂直;
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子母输送机机架底部两侧的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均与子母输送机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主动轴由第一电机驱动;
所述子输送机包括子输送机机架,所述子输送机机架上设置有驱动子输送机机架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承板架以及用于驱动承板架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所述承板架与晾板架的结构相对应;
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子输送机机架底部两侧的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均与子输送机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二主动轴由第二电机驱动;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由第三电机驱动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两端与子输送机机架上的两个立柱可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上配合安装有链条,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承板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配重块固定连接,所述承板架的两端与立柱上的凹槽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板转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的第一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连接的第一滚轮;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滚轮转动,使得龙门架移动,该种驱动方式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易于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倒板转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配合有齿条链,齿条链的一端与托架固定,另一端固定有配重块;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齿条链运动,使得托架能够上下运动,配重块起到配重作用,以确保托架能够稳定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倒板转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上设置有滚动轮;通过在托架上设置滚动轮,使得托架通过滚动轮沿龙门架上下移动,能够降低托架上下移动时的阻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倒板转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上设置有滚动轮;通过在配重块上设置滚动轮,使得配重块通过滚动轮沿龙门架上下移动,降低配重块上下移动时的阻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倒板转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板装置上还设置有信号采集器,所述信号采集器与控制器连接;通过信号采集器采集信息,并将信息传递至控制器,以使得控制器准确控制第一动力驱动机构和第二动力驱动机构。
7.一种倒板转板用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倒板装置将板材运至晾板架的步骤;
S2:子母输送机将板材运至晾板区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倒板转板用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01:第二动力驱动机构驱动托架下落至最低端;
S102:第一动力驱动机构驱动龙门架移至初始位置;
S103:第二动力驱动机构驱动托架上升至指定高度;
S104:第一动力驱动机构驱动龙门架移动至晾板架;
S105:判断晾板架各层级是否都载有板材,如果是则转到步骤S2,否则转到步骤S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汇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汇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155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