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轮机润滑油切换冲洗系统及其冲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1953.8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1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丰;张中琼;陈鹏;陆忠良;朱强;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32 | 分类号: | B08B9/032;B08B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机 润滑油 切换 冲洗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汽轮机润滑油切换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1)、洗油装置(2)、与洗油装置(2)相连通的输油管路、及固定在输油管路端部用于调节管路中润滑油流量的可调式堵头(6),所述输油管路包括进油主管路(41)和同轴套设在进油主管路(41)内的回油主管路(42),所述进油主管路(41)的进油口与洗油装置(2)的出油口相连,回油主管路(42)的出油口与洗油装置(2)的进油口相连,所述轴承座(1)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5)与进油主管路(41)相连通,轴承座(1)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8)与回油主管路(42)相连通;所述进油管(5)内设有用于阻止润滑油进入轴承座(1)内的橡皮膨胀堵头(3),所述橡皮膨胀式堵头(3)由橡胶垫(31)、设置在橡胶垫(31)两侧的左夹板(32)和右夹板(33)组成,该橡胶垫(31)、左夹板(32)和右夹板(33)上开设有用于将其固定的螺栓(34);所述橡胶垫(31)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形状与进油管(5)的形状相同,其外径略小于进油管(5)的管径,左夹板(32)和右夹板(33)的大小与该橡胶垫(31)相匹配,通过左夹板(32)和右夹板(33)向内施加的压力使橡胶垫(31)产生一定向外膨胀的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润滑油切换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堵头(6)包括固定在回油主管路(42)进油口处且与回油主管路(42)形成密闭空间的外堵头(61),及固定在进油主管路(41)出油口处用于堵塞该出油口的内堵头(62),所述内堵头(62)的端部设有与其相连接的螺杆(63),所述外堵头(61)上设有与螺杆(63)相匹配的螺孔,所述内堵头(62)通过螺栓(64)与外堵头(61)固定连接,以通过调节螺杆(63)在外堵头(61)内的长度来控制进油主管路(41)出油口的打开或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润滑油切换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5)上设有一过滤装置(7),所述过滤装置(7)包括与进油管(5)相连通的外筒体(71)及安装在外筒体(71)内的过滤筒(72),所述过滤筒(72)由过滤网构成,其形状与外筒体(71)的形状相同,所述外筒体(71)和过滤筒(72)的开口处分别固定有法兰一(73)和法兰二(7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润滑油切换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71)与过滤筒(72)为同轴设置,所述外筒体(71)的两侧具有与进油管(5)相连通的进油孔(711)和出油孔(712),所述过滤筒(72)的侧壁设有一与该进油孔(711)相对应的开孔(721),所述进油管(5)的进油端通过开孔(721)延伸至过滤筒(7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润滑油切换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油装置(2)包括与输油管路相连的主油箱(21),及设置在主油箱(21)和轴承座(1)之间且与输油管路相连通的冷油器(22)和过滤器(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润滑油切换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主管路(41)至少为两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润滑油切换冲洗系统的冲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对管道进行冲洗:用橡皮膨胀堵头(3)堵住与各个轴承座(1)相连的进油管(5)的进油口,打开洗油装置(2)对进油主管路(41)进行清洗,冲洗后的润滑油经回油主管路(42)流入洗油装置(2)中进行过滤和冷却;
(B)重复步骤(A)直到进油主管路(41)内的润滑油质量检测合格为止;
(C)对轴承座(1)进行冲洗:当进油主管路(41)内的润滑油检测合格,打开安装在进油管内的橡皮膨胀堵头(3),进油主管路(41)内的润滑油通过进油管(5)对轴承座(1)进行清洗润滑,清洗后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8)到达回油主管路(42)中,然后经回油主管路(42)送入洗油装置(2)中进行过滤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19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餐厨废弃物干湿并联高温厌氧发酵工艺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脱脂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