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汤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63035.9 | 申请日: | 2015-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7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久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久洲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234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消渴 中药 汤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汤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消渴病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病症一般有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甜,口干,头晕,腰腿酸痛,舌质红少津,脉细数,现代治疗消渴症的方法有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西医类药物主要有:磺脲类,刺激胰岛素β细胞释放和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迅速降低,但是会使β细胞功能衰竭,导致低血糖;双胍类,延缓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但会发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甚至发生乳酸性酸中毒;α-葡萄糖干酶抑制剂,延缓消化道对糖的吸收,但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恶心,腹泻等现象;中医治疗方面也出现了很多药物,如消渴丸、降糖舒、玉泉丸、甘露消渴胶囊等,均为中成药成分,目前也有一些中药配方申请专利用于治疗消渴症,它们虽然无副作用,但是治疗效果比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汤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消渴症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芩8-10、五味子3-5、葛根7-8、熟地黄2-4、山茱萸4-5、桑白皮2-4、丹参5-7、桑葚12-15、肉豆蔻2-4、蒺藜2-3、制乳香4-5、地骨皮2-3、柠檬片10-12、马齿苋3-5、山药2-4、骨碎补4-5、白扁豆2-4、七叶一枝花1-3、马尾伸筋2-3、井口边草3-4和一枝蒿1-2。
治疗消渴症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芩9、五味子4、葛根7.5、熟地黄3、山茱萸4.5、桑白皮3、丹参6、桑葚14、肉豆蔻3、蒺藜2.5、制乳香4.5、地骨皮2.5、柠檬片11、马齿苋4、山药3、骨碎补4.5、白扁豆3、七叶一枝花2、马尾伸筋2.5、井口边草3.5和一枝蒿1.5。
七叶一枝花为百合科重楼属的植物;马尾伸筋为百合科植物长叶牛尾菜的根茎及根;井口边草为风尾蕨科陆生蕨类植物凤尾蕨的全草;一枝蒿为菊科植物岩蒿的全草。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3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均采用天然中草药组成,共凑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和滋阴益肾的功效,对于治疗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尿频量多,头晕,舌质红少津类消渴症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消渴症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黄芩9、五味子4、葛根7.5、熟地黄3、山茱萸4.5、桑白皮3、丹参6、桑葚14、肉豆蔻3、蒺藜2.5、制乳香4.5、地骨皮2.5、柠檬片11、马齿苋4、山药3、骨碎补4.5、白扁豆3、七叶一枝花2、马尾伸筋2.5、井口边草3.5和一枝蒿1.5。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3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典型病例:
病例1、周某,男,42岁,患有糖尿病三余年,空腹血糖9.2mmol/L,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为12.4mmol/L,曾服用胰岛素治疗,但只是能缓解病情,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连服两个疗程后,症状减轻,经过继续服用2个疗效,血糖恢复正常。
病例2、储某,女,57岁,患有糖尿病多年,患者长期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洪数,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连服一个疗程后,血糖基本稳定,后继续服用两个疗程以巩固疗效,血糖均在正常范围。
病例3、刘某某,男,51岁,近一年来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小便呈清水样,伴有尿频量多,尿甜,口干,头晕,腰腿酸痛等症状,舌质红少津,脉细数,经医院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连服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血糖有所下降,继续服用两个疗程,诸症全消,血糖恢复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久洲,未经陈久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30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用中药治疗关节炎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六味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