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中高压电缆中圆形导体的绕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3988.5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2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鲍继聪;曹卫建;钱晓华;钱子明;郭俭旭;康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32 | 分类号: | H01B13/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2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压 电缆 圆形 导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高压电缆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中高压电缆中圆形导体的绕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电线电缆的品种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电线电缆已从单纯的电力传输向多功能化发展,即根据用途的不同被分别附加了一些新的特性。近年来,对电线电缆的阻水要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对绝缘吸水和水树的研究及认识的加深,人们越来越重视防水性能对中高压电缆的重要性。径向阻水结构,目前普遍采用的结构是在外护套内挤包一层中高密度聚乙烯内护套或纵包一层铝塑复合带作为阻水隔离套,可以得到很好的阻水效果,实现起来相对较为简单。纵向阻水结构,目前主要采用被动阻水(填充利用阻水膏等)及主动吸水(绕包阻水带等)两种方式,但要实现电缆的全面阻水特性,还需要解决导体阻水的问题,不管是绞合导体或是紧压导体都会存在间隙,水分会在毛细管作用下沿导体扩散。解决导体阻水问题变的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中高压电缆中圆形导体的绕包装置,该绕包装置在框绞设备上通过加装阻水纱装置,将阻水纱均匀的填充到导体间隙中,从而达到导体阻水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中高压电缆中圆形导体的绕包装置,包括绞笼架、旋转轴、轴承机构、大导线圆盘、复合分线头和等分纱头,所述绞笼架中后部内安装有若干个缠绕金属单丝的单丝盘,所述绞笼架前部内安装有若干个缠绕阻水纱的纱线盘,所述旋转轴依次嵌入绞笼架、轴承机构、大导线圆盘、复合分线头和等分纱头各自的中心处,所述轴承机构由轴承座和轴承组成,所述旋转轴嵌入轴承内,所述大导线圆盘和复合分线头均固定于旋转轴上,2个小导线盘中第一小导线盘位于大导线圆盘与轴承机构之间,2个小导线盘中第二小导线盘位于大导线圆盘与复合分线头之间,所述等分纱头安装于复合分线头外端中心处,此等分纱头的直径小于复合分线头的直径,所述轴承、复合分线头和等分纱头沿其各自的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供金属单丝或阻水纱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小导线盘、大导线圆盘、第二小导线盘上沿周向均有分布有若干个导线轮;
所述金属单丝依次穿过轴承的通孔、第一小导线盘的导线轮、大导线圆盘的导线轮、第二小导线盘的导线轮、复合分线头的通孔,所述阻水纱依次穿过轴承的通孔、第一小导线盘的导线轮、大导线圆盘的导线轮、第二小导线盘的导线轮、复合分线头的通孔和等分纱头的通孔;所述绞笼架、旋转轴、轴承、大导线圆盘、2个小导线盘、复合分线头和等分纱头高速旋转,从而依次将导线丝和阻水纱绞合于中心导线丝外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导线层、第二导线层和第三导线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金属单丝和阻水纱在轴承的通孔、复合分线头的通孔分别贯穿不同的通孔,所述金属单丝和阻水纱在第一小导线盘的导线轮、大导线圆盘的导线轮、第二小导线盘的导线轮分别位于不同的导线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用于中高压电缆中圆形导体的绕包装置,其通过加装一个绕包装置实现了中心层阻水,多根层通过加装了阻水纱架及等分纱头装置实现了单丝间阻水纱均匀的填入,从而达到了阻水的效果,产品电阻及阻水性能试验符合国家标准。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纵向阻水工艺基于的绕包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2为本发明纵向阻水工艺基于的绕包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3为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中高压电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绕包装置中等分纱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的右视图。
以上附图中:1、绞笼架;2、旋转轴;3、轴承机构;31、轴承座;32、轴承;4、大导线圆盘;5、复合分线头;6、等分纱头;7、单丝盘;8、纱线盘;9、小导线盘;91、第一小导线盘;92、第二小导线盘;10、通孔;11、导线轮;12、中高压电缆;13、圆形紧压阻水导体;14、导体屏蔽层;15、内护套层;16、外护套层;161、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162、尼龙层;163、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17、绝缘屏蔽层;18、阻水带;19、铜带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39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