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持久除氯的陶瓷颗粒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65175.X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1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魏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健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14/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75 山东省淄博市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持久 陶瓷 颗粒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持久除氯的陶瓷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亚硫酸钙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密度1.595,在100℃失去结晶水,在650℃分解,微溶于水。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成硫酸钙,在酸中分解产生二氧化硫。亚硫酸钙是将二氧化硫通入石灰乳或石灰水或由亚硫酸钠与硫酸钙反应制得。亚硫酸钙能去除水中的余氯包括化合性余氯NH2CL,NHCL2及NCL3和游离性余氯CLO-,HOCL,CL2等,与传统的活性炭相比,除氯效果更显高效,安全,耐高温,不滋生细菌等优点,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被大量应用于各种水中去除余氯。
中国专利CN97107230.2公开了亚硫酸钙的一种应用,它是在粉末状亚硫酸钙中加入粘结剂,压制成块状亚硫酸钙,将制得的块状亚硫酸钙放在洗衣机进水通道中,使得流经块状亚硫酸钙的自来水中的游离余氯能与亚硫酸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除去游离氯。这种产品,存在亚硫酸钙成份含量低、单位体积装填密度低、即时除氯效率低、单位克重或单位体积的亚硫酸钙除氯量低等缺点。中国专利CN101712484A公开了呈柱状结构的亚硫酸钙颗粒及制作工艺。此制作工艺的缺点在于,用胶黏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者聚乙烯醇。交联剂选自马来酸酐、或者硼酸、或者氢氧化铜、或者硼砂。通过浸泡造粒获得。而此种方法制作工艺复杂,产品硬度不高,易碎,并且容易产生丙酮或铜离子超标,大规模生产容易造成对当地水质的污染并且只能用于工业化工领域,其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持久除氯的陶瓷颗粒及其制造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改进了制作工艺,同时改变颗粒的形状,变为用途广泛的球形颗粒。用窑炉制作工艺进行改进处理,使得产品能大范围使用和推广,同时能够将应用范围扩展至水处理和生物工程等行业,为用户提供一种安全,环保,高效,持久的除氯陶瓷颗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持久除氯的陶瓷颗粒,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亚硫酸钙:80%,高岭土:10%,石膏:5%,去离子水:5%。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效持久除氯的陶瓷颗粒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成分重量百分比:亚硫酸钙:80%,高岭土:10%,石膏:5%,去离子水:5%,量取原材料;
S2、研磨及去除杂质:对步骤S1选用的亚硫酸钙、高岭土均研磨300-325目,同时去除杂质,以备用;
S3、混合配料:向混料机内加入步骤S2处理后的亚硫酸钙粉,高岭土粉,石膏粉进行混合,同时按重量比加入去离子水进行原料充分混合,混合时间1小时;
S4、造粒成型:将步骤S4处理后的原料采用一次成型造粒机进行密封造粒;
S5、烘干去水:将步骤S5制好的球形颗粒放入烘干机烘干做去水处理,以做烧结前准备;
S6、活化烧成:对步骤S6烘干后的球形颗粒进行窑炉活化烧结,采用辊道式窑炉150度以下温度,均匀排除球形颗粒中的水分,并使其烧结成型,之后恒温3小时,以增加颗粒硬度和强度;
S7、产品的包装处理:将成品经密封塑料包装内衬袋密封包装,以备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简化了工艺,只需要原料混合和制粒烧结就可以完成生产,从而降低了成本;
2、采用辊道式窑炉,有效提高了产量,可进行规模化生产,低温煅烧,降低了能耗。有利于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3、采用一次封闭造粒成型,避免了减少粉尘的排放;
4、去除了各种化学品的使用,避免了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同时确保了本产品的安全性;
5、增加了使用实效,延长了使用时间;
6、可进行环保处理,避免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健,未经魏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51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质碳纤维隔热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快速的水泥路面修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