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增加往返式做功机中驱动力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6287.7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8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孟棉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孟棉 |
主分类号: | F02B75/32 | 分类号: | F02B75/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黄为,蔡国 |
地址: | 5467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增加 往返 做功 驱动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增加往返式做功机中驱动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技术主要是采用曲柄带动活塞做往复式移动来实现动力的输出。为了提高机器效率,现有技术中,大部分都是对曲柄或活塞进行优化设计来达到这种目的。但是由于受到机器本身尺寸等影响,这种优化改进的方法对于提高机器效率而言就显得非常小;而机器效率的提高其本质也就是驱动力的增加或者摩擦力的减小;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增加驱动力的装置来达到提高机器效率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增加往返式做功机中驱动力的装置,该装置通过增加驱动力来达到提高机器效率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增加往返式做功机中驱动力的装置,所述往返式做功机包括曲柄,与曲柄连接的活塞杆及与活塞杆配合的活塞缸,该装置包括拨叉机构和连杆机构;所述拨叉机构包括拨叉基体,设于拨叉基体上的轴孔,设于轴孔内的第一转轴,设于拨叉基体下端的第一短臂和第二短臂,所述第一短臂的长度大于第二短臂的长度,以及设于拨叉基体上端的长臂,所述第一短臂与曲柄相抵接,所述长臂的端部还通过连杆机构与曲柄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转轴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长臂的上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转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曲柄连接。
优选地,所述拨叉基体上设有螺杆,所述长臂上设有螺套,所述长臂通过螺套安装于螺杆上。
优选地,所述长臂上设有固定环,所述第一连杆与固定环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长臂的长度为第一短臂的长度的2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增加拨叉机构和连杆机构,一方面拨叉机构的第一短臂与曲柄相抵接,另一方面拨叉机构的长臂通过连杆机构与曲柄相连接,这样在拨叉机构动作时,由于第一短臂和连杆机构的双重作用可在曲柄上增加力矩,进而增加了曲柄转动的驱动力,达到了提高机器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述用于增加往返式做功机中驱动力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用于增加往返式做功机中驱动力的装置中拨叉机构与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曲柄,2、活塞杆,3、活塞缸,4、拨叉机构,5、转轴;6、拨叉基体,7、第一短臂,8、第二短臂,9、长臂,10、固定环,11、第一连杆,12、转轴,13、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增加往返式做功机中驱动力的装置,所述往返式做功机包括曲柄1,与曲柄1连接的活塞杆2及与活塞杆2配合的活塞缸3,该装置包括拨叉机构和连杆机构。
本发明中所述的拨叉机构包括拨叉基体6,设于拨叉基体6上的轴孔16,设于轴孔16内的第一转轴5,设于拨叉基体6下端的第一短臂7和第二短臂8,所述第一短臂7的长度大于第二短臂8的长度,以及设于拨叉基体6上端的长臂9,所述第一短臂7与曲柄1相抵接,所述长臂9的端部还通过连杆机构与曲柄1相连接。
为了便于安装,在所述拨叉基体6上设有螺杆14,所述长臂9上设有螺套15,所述长臂9通过螺套15安装于螺杆14上。
为了便于连接,在所述长臂9上设有固定环10,所述第一连杆11与固定环10活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的实现省力效果,本发明设置所述长臂9的长度为第一短臂7的长度的2倍。这样长臂9、第一短臂7和第一转轴5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1、第二转轴12和第二连杆13,所述第一连杆11的一端与长臂9的上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转轴12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3的一端与第二转轴12连接,其另一端与曲柄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孟棉,未经唐孟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62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预热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全封闭内循环水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