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IPSEC协议的隧道模式ESP硬件封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66420.9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4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刘洋;刘勇;赵霞;陈帅;董乾;王刚;张龙飞;周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9/0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413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ipsec 协议 隧道 模式 esp 硬件 封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数据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IPSEC协议的隧道模式ESP硬件封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工作生活越来越快捷方便,如今的社会已经离不开网络,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关注,近些年来,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和多样化,黑客利用网络对公司、政府进行数据截取,让公司、政府蒙受巨大损失,同时也使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为了提高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在1988年提出了针对网络层的IPSEC(IP Security)协议,来弥补IP数据包本身不继承安全措施的缺点。
随着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的发展,市场上已形成:IPV4网际协议向IPV6网际协议过渡的格局,提出一种既能在IPV4协议上实施,又能兼容IPV6协议实施IPSEC协议的方式,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实施IPSEC协议过程中,影响其实施速度的因素在于IPSEC数据包的封装速度,目前市场上大多采用软件方式进行IPSEC数据包封装,实施速度相对较慢,严重影响IPSEC数据包封装传输速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IPSEC协议硬件实现对数据包封装,优化硬件传输模式,可以在软件基础上大幅提高速度,同时也使数据传输变得更加安全。
目前针对IPSEC协议实施场景大体可分为3类:1.Site to Site(站点到站点或者网管到网管)2.End to End(端到端或者PC到PC)3.End to Site(端到站点或者PC到网关),而如今对于每个子网下PC机数量庞大,每次实施End to End模式下IPSEC协议,都会在相应PC机上实施一次,耗费太多时间,因此选用Site to Site模式下实施IPSEC协议可提升相应传输速度。在Site to Site模式下,IPSEC协议实施条件是在隧道模式下传输,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IPSEC协议的隧道模式ESP硬件封装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基于IPSEC协议的隧道模式ESP硬件封装装置,可实现高效安全的数据包封装。
本发明基于IPSEC协议的隧道模式ESP硬件封装装置,包括通过总线连接并使用乒乓模式工作的多个隧道模式ESP封装单元,所述隧道模式ESP封装单元包括:
数据解析模块,用于接收经过SA匹配后的数据包,对数据包进行解析并按照解析结果将数据送至相应的后续模块;
一组加密模块,用于根据数据解析模块所解析出的SA匹配策略对IP数据报文段进行相应的加密;
IPV4头重组模块,用于为使用IPV4协议传输的数据包组装外部新IP头;
IPV6头重组模块,用于为使用IPV6协议传输的数据包组装外部新IP头;
数据暂存模块,用于暂时存储处理的数据,包括:IPV4或IPV6重组的新IP头、安全参数索引、序列号、初始化向量、认证算法密钥、新UDP头、原始IP头;
数据组装模块,用于将数据暂存模块及各加密模块所发送的分散数据组装成标准的IPSEC数据包;
认证模块,用于对数据进行身份验证和消息认证,并将认证后数据送到下层分片处理;
IP首部校验和模块,用于重新计算认证模块在认证过程中所修改的外部新IP头的首部校验和,并将计算出的首部校验和填充到外部新IP头的相应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解析模块包括:字段解析判断模块、关键字段存储模块、缓存模块,其中:
所述字段解析判断模块,用于对上层所传输数据进行解析,包括:同步帧中同步字段解析、数据长度解析、解释域帧解析;所述解释域帧解析包括:封装模式解析、网络地址转换字段解析、加密协议类型解析、路径最大传输单元解析、加密算法类型解析、认证算法类型解析、处理序列号溢出解析、网际协议版本解析;
所述关键字段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解析出的关键字段数据;
所述缓存模块,用于缓存经过字段解析判断模块处理的数据,供后续模块读取。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组装模块包括:排序重组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缓存模块,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64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