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生物助殖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7404.1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5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俞存根;谢旭;毕耜瑶;夏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70 | 分类号: | A01K61/7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生物 助殖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增殖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生物助殖基。
背景技术
在海洋生物产业中,鱼类增殖及海藻增殖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方向。在海洋渔业中,会利用到人工鱼礁等各类聚鱼装置,来对鱼群进行吸引和保护,同时在初期会定向、定点提供一定量的饵料(主要集中在鱼礁上或附近)来实现聚鱼;在海藻增殖方面,目前主要是以海藻礁为单位,建立具有一定面积的海藻场,为海藻提供良好的附着和增殖基础。然而,现有技术中,鱼礁、藻礁的投放及设置并不方便。这是因为,鱼礁多需沉底(海底)或接近海底,但是饵料的投放要达到海底处的鱼礁上及附近有一定的困难,在实际投放中浪费较多,同时为了尽可能提高投料的定向准确性,也导致对前期鱼礁的投放位置要求较高;而对于藻礁而言,由于许多海藻(尤其是人工增殖的可用于工业、食品提取的海藻,如鼠尾藻、马尾藻等)都是生长在比较接近海面的位置(潮间带、海下数十米内等),因此对于藻礁的定位有较高的要求,既要保证高度合适,又要维持藻礁的稳定性,避免藻礁过度漂移等问题的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功能多样,能一次性进行藻礁、鱼礁的投放,投放便捷且定位后的稳定性较高,并可实现饵料自动补充的助殖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生物助殖基,包括主藻礁体、主鱼礁体,所述的主藻礁体包括顶部开口的藻礁网箱台、与藻礁网箱台连接的充气浮基,所述的主鱼礁体上设有若干用于投放海藻幼苗的预投料生长基,所述的充气浮基底部设有卷线筒,所述的卷线筒上卷绕有一根主吊索,主吊索一端连接卷线筒,主吊索另一端向下伸出形成自由端,所述的自由端连接主鱼礁体,所述的主鱼礁体上设有若干主体连接杆,主体连接杆下端与主鱼礁体固定,主体连接杆上端通过主蚀断杆连接充气浮基,所述的充气浮基上设有充气管,所述的充气管上设有一伸出海面的充排气接头,所述的充气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的主鱼礁体底部设有若干架高立柱,所述的架高立柱竖直,所述的主鱼礁体外侧壁上设有配重连接环缘,所述的配重连接环缘上设有若干接绳,所述的接绳下端连接一沉底配重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鱼礁体上设有若干外展鱼礁体,所述的外展鱼礁体包括球形鱼礁网箱、可相对主鱼礁体转动的外展杆,所述的外展杆的上端连接球形鱼礁网箱,外展杆的下端与主鱼礁体铰接,所述的外展杆上设有用于阻挡外展杆向着主鱼礁体内转动的限位体,所述的主鱼礁体上设有用于架靠外展杆的外架缘,当外展杆向着主鱼礁体外转动至水平位置时,外展杆架靠在外架缘上,所述的外展鱼礁体上设有张紧的收拢线,收拢线的一端连接主藻礁体,收拢线的另一端连接外展鱼礁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展鱼礁体上设有多根临时拉线,所述的临时拉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充气浮基底部、球形鱼礁网箱,设于一个外展鱼礁体上的任意两根临时拉线间的夹角大于15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体包括若干环形的围栏,各围栏之间互相平行,每一个围栏的外侧缘均接触所有的外展杆,所述的外展杆处在所有围栏之外。
作为优选,所述的充气浮基侧壁上设有若干扩形连杆,所述的扩形连杆上设有横扩藻礁,所述的横扩藻礁包括横扩网箱、设于横扩网箱下部的横扩礁基,所述的横扩礁基可沿扩形连杆滑动,所述的扩形连杆与水平面之间成15至75度角,扩形连杆邻近充气浮基的一端高于扩形连杆远离充气浮基的一端,所述的横扩藻礁上设有用于防止横扩礁基脱离扩形连杆的限位索,所述的限位索两端分别连接横扩礁基、充气浮基,所述的横扩礁基、充气浮基之间通过侧蚀断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横扩藻礁下部设有一级辅礁、二级辅礁、三级辅礁,一级辅礁、二级辅礁、三级辅礁分别通过一级蚀断杆、二级蚀断杆、三级蚀断杆连接至横扩礁基;
所述的横扩礁基上设有垂挂吊杆,垂挂吊杆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顶面朝上的一级限位锥台、二级限位锥台、三级限位锥台,所述的垂挂吊杆穿过所有限位锥台的顶面中心和底面中心,一级限位锥台、二级限位锥台、三级限位锥台的底面直径递增且顶面直径一致;
一级辅礁通过定位索连接一级定位环、二级辅礁通过定位索连接二级定位环、三级辅礁通过定位索连接三级定位环,一级定位环的口径小于一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二级定位环的口径在一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与二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之间,三级定位环的口径在二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与三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之间,一级定位环、二级定位环、三级定位环均被垂挂吊杆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7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