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水平井入层点信息校正油藏顶面微构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7859.3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9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凯;卢浩;谢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40 | 分类号: | G01V1/40;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65 | 代理人: | 王鹏 |
地址: | 266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水平 井入层点 信息 校正 油藏 顶面微 构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水平井开发油藏地层真倾角,并利用真倾角分布图对油藏顶面微构造进行校正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构造是指在总的油藏构造背景上,油层本身的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的构造特征,其隆起和凹陷幅度低,闭合面积小,无一定方向性,且形态不规则,分布无规律可循,如不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很难发现局部微构造。油田开发实践表明,微构造形态及幅度大小直接影响油藏的注水开发及剩余油的分布,对于油藏能否合理开发及后期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油层微构造的研究主要是借助较密井网钻井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和小层精细对比成果开展的,具体研究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是以较密井网资料为基础,同时与测井资料相结合,以主砂层顶面或底面为标准,采用小间距等值线、内插等值线法绘制构造图;二是以三维地震或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相结合研究储层微构造。以上两种传统的研究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种方法仅利用井点海拔资料进行校正,缺乏地层倾角及倾向控制,对于井间微构造的过度形态难以精确表征;第二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原始地震资料的精确度,若地震资料精确度无法满足微构造研究的要求,这项工作就难以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仅利用井点海拔及地震资料进行顶面微构造校正的局限性,提供一种准确、实用和易于推广的顶面微构造校正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利用水平井入层点信息校正油藏顶面微构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穿过砂泥岩界面时的延迟响应特征与岩层面之间的关系,以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资料为基础,确定延迟响应距离,明确井层之间的夹角;步骤二:结合测井过程中解释的钻井倾斜角及方位角,并且利用井点海拔资料,推导并计算出较为精确的水平井入层点地层真倾角,所述水平井入层点地层真倾角的计算公式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水平井沿地层倾向穿入时:
(1)计算地层视倾角αa
视倾角
其中:γ为水平井入层点轨迹切线与地层之间的夹角,即井层夹角,rad;
计算公式为
其中:r为自然伽马测井仪的探测深度,m;
L为延迟响应距离的一半,m;
(2)求取视真倾向夹角ω
视真倾向夹角ω=βs-βw
其中:βs为地层倾向方位角,rad;
βw为入层点井轨迹方位角,rad;
(3)计算地层真倾角αt
式中:
θ为井轨迹倾斜角,rad;
r为自然伽马测井仪的探测深度,m;
L为延迟响应距离的一半,m;
βs为地层倾向方位角,rad;
βw为入层点井轨迹方位角,rad;
(二)、水平井逆地层倾向穿入时:
(1)计算地层视倾角αa
视倾角
(2)视真倾向夹角求取方法与水平井沿地层倾向穿入时的计算方法相同;
(3)地层真倾角求取
根据水平井沿地层倾向穿入时的地层真倾角求取方法,结合水平井逆地层倾向穿入时的视倾角计算公式,此情况的地层真倾角计算公式可以写为:
步骤三:地层倾角平面图的绘制及利用
根据地层真倾角计算公式,可以统计油田内水平井入层点地层真倾角的有效值数据和平均值数据,当油层厚度相对较薄时,油田内多数水平井可能频繁穿出油层顶底面,此时,一口井可以读取多个入层点信息,以此为基础,利用地质建模插值方法,可以绘制精度较高的地层倾角平面分布图;以绘制的高精度地层倾角平面图为基础,修正水平井入层点的地层起伏高度,同时对水平井井旁构造进行校正,得到可用于指导生产的2m间距的砂层顶面微构造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7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