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苇叶粽子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68363.8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0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郑桂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桂富 |
主分类号: | A23L1/164 | 分类号: | A23L1/164;A23L1/29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苇 粽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芦苇叶粽子。
背景技术
粽子,起源于中国汉族间,相传与纪念古代诗人屈原投江有关,为端午节特色食品之一。粽子的造型因各地的民俗风情不同而异,有正三角形、斜三角形、螺角形、铲头形等。
粽叶用料也不同,有用芦苇叶、竹叶、香蕉叶或干荷叶等。淮北地区传统的粽子是以芦苇叶作为包裹材料将糯米及其他辅料包裹后经蒸煮而成。用芦苇叶包出的粽子有芦苇叶的清香,深得人们的喜爱。
芦苇叶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另外还含有维生素和黄酮类等物质。研究表明,使用芦苇叶作为包裹材料制作的粽子,除能使粽子具有芦苇的清香外,还因为芦苇叶中具有抑菌的物质而使粽子能够保藏较长时间。
现有的用芦苇叶作为包裹材料制作的粽子,在食用过程中,芦苇叶被弃置,使得芦苇叶中的有效物质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芦苇叶粽子,要求该粽子能够使得芦苇叶的有效物质成分能够充分为人体所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芦苇叶粽子,所述芦苇叶粽子中含有一定比例的芦苇叶粉末。
作为优化,所述芦苇叶粉末为芦苇叶粉碎成50—100目后制得。
所述芦苇叶粽子中芦苇叶粉末与浸泡好的糯米的重量配制比例为0.05—0.5∶100。
由于加入了芦苇叶粉末,本发明所述芦苇叶粽子既保留了传统粽子的风味又丰富了粽子的营养成分,使得芦苇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得到充分利用,且由于本专利所述的粽子中的芦苇叶粉末具有抑菌物质,使得其比普通制作的粽子具有更长的保质期。
本发明所述粽子可以采用通常的芦苇叶等材料进行包装,还可以将粽子装入特定形状的粽子成型材料中进行热合封装。使用热合材料对粽子进行封装,提高了生产粽子的自动化水平。利用不同形状的粽子成型材料可使所生产的粽子呈现不同形状,增加食物的可视性,增强食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芦苇叶粽子,所述粽子中含有一定比例的芦苇叶粉末。
具体制作步骤为:
(1)将新鲜的芦苇叶粉碎成50目的芦苇叶粉末待用。
(2)将糯米放入20—25℃清水中浸泡12小时后捞出沥干待用。
(3)按浸泡好的糯米与芦苇叶粉末重量比为100∶0.5的比例将浸泡后的糯米和芦苇叶粉末混合均匀。
(4)直接将混合均匀的糯米和芦苇叶粉末装入特定形状的耐蒸煮粽子成型材料中进行热合封装,将封装后的粽子放在蒸笼中,通入100℃水蒸气蒸煮35—40min后自然冷却,即制成芦苇叶粽子。自然冷却后的粽子装箱包装可长期保存。
实施例2:
一种芦苇叶粽子,所述粽子中含有一定比例的芦苇叶粉末。
具体制作步骤为:
(1)将新鲜干净的芦苇叶粉碎成100目的芦苇叶粉末待用。
(2)将糯米放入20—25℃清水中浸泡10小时后捞出沥干待用。
(3)按浸泡后的糯米与芦苇叶粉末重量比为100∶0.05的比例将浸泡后的糯米和芦苇叶粉末混合均匀后待用。
(4)直接将混合均匀的糯米和芦苇叶粉末及适量枣子装入粽叶中包扎成粽子,进行常规蒸煮即可食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两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如可以制成肉粽等,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桂富,未经郑桂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8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荷香抗氧化保健米
- 下一篇:一种糖尿病肾病专用冷鲜面条及制备、贮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