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8719.8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8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法;吕春芳;张凤;李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6 | 分类号: | H02S40/36;H02S40/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清凯 |
地址: | 2014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电池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光伏电池片效率提升已经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而现有的光伏组件对效率提升几乎没有贡献。通常,组件效率会远低于电池片效率,有若干因素影响其差值:(1)组件的实际发电面积小于组件面积;(2)组件内的电阻损失;(3)组件受光损失;(4)电池片失配损失。
传统的光伏组件中,相邻的电池片采用焊带互联,此种互联的结构形式,决定了组件中的前两种损失形式不可避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减少组件内的不发电面积和电阻损失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至少二个电池组,所述的电池组串联连接,所述电池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并联连接的电池片串列,所述电池片串列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连接的电池片,同一电池片串列中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元交叠串联连接。
上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相邻的电池片之间交叠连接,因此形成的电池片串列中电池片排列紧密,不发电面积少。此外,相邻的电池片之间交叠连接,接触导电的面积较大,降低了电阻损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组成同一个电池片串列的所述至少两个电池片的面积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片包括用于吸收光辐射的正面及相对于所述正面背向设置的背面,所述正面设有用于汇集电流的主栅,所述背面设有背电极,所述主栅和背电极在正面或背面上的投影彼此错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电池片串列中,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元的主栅与背电极重叠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栅与背电极通过锡铅焊膏焊接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片的主栅与背电极的宽度和长度均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四个所述电池组,每一个电池组分别并联至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内设有一个二极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四个所述电池组,四个所述电池组连接至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中具有四个二极管,每一个电池组与一个二极管并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二个电池组排列成两排;或所述至少二个电池组沿直线依次排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片为多晶硅电池片、单晶硅电池片、薄膜电池片或晶硅复合电池片。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池片串列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电池片串列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路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较佳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87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