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菲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9511.8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6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徐晨;李红梅;王志强;韩欣;肖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221/12 | 分类号: | C07D221/1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酮类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菲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菲啶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碱物质,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高效的抗肿瘤、抗病毒、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等活性,备受人们的关注。其中一些化合物已作为抗癌药物被广泛使用,开发此类菲啶酮类药物的合成方法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文献较早报道的合成方法有:以9-芴酮为原料,在叠氮化钠和硫酸的作用下,得到菲啶酮类化合物。还有就是利用9-芴酮肟在175-160℃的高温下发生贝克曼重排生成菲啶酮类化合物。这些方法反应条件苛刻、环境污染大、所需原料9-芴酮价格昂贵,不易得并且种类有限。目前以金属催化合成该类化合物是研究最多和最有前途的一种方法,例如,2012年王官武等人报道钯催化苯甲酰胺类化合物与碘苯发生碳谈和碳氮的偶联反应生成菲啶酮类化合物(Angew. Chem. Int. Ed. 2011, 123, 1416.)。Larock等人也报道钯催化邻卤代苯甲酰胺类与苯炔的反应,得到菲啶酮类化合物(J. Org. Chem. 2012, 77, 8648.)。这些钯催化的合成方法需要用到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制备较为繁琐,碘苯和苯炔的价格昂贵,此外还需要用对环境不利的膦配体,使得它们在工业生产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菲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菲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为:取邻卤芳胺、芳基甲醇、钌催化剂、钯盐、氮杂环咪唑盐和碱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N2气保护下加热,反应结束后提取得到菲啶酮类化合物,反应式如下所示:
;
或取芳胺、邻卤芳基甲醇、钌催化剂、钯盐、氮杂环咪唑盐和碱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N2气保护下加热,反应结束后提取得到菲啶酮类化合物,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
所述邻卤芳胺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
所述芳基甲醇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
所述芳胺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
所述邻卤芳基甲醇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
所述菲啶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
上述邻卤芳胺、芳基甲醇、芳胺和邻卤芳基甲醇结构式中的R1、R2、R3基团与菲啶酮类化合物结构式中的R1、R2、R3基团涵义相同;R1和R2为-H、-CH3、-CF3、-OCH3、-C2H5、-OC2H5、-C6H5、-CH2C6H5、-CN、-NO2、-COCH3、-COOCH3、-CHO、-F、-Cl或-Br;R1在芳环5-8上任一位置,R2在芳环1-4上任一位置;R3为-H、-CH3、-CF3、-OCH3、-C2H5或-CH2C6H5;X为-Br或-Cl。
上述菲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所述邻卤芳胺、芳基甲醇、钌催化剂、钯盐、氮杂环咪唑盐和碱的加入量摩尔比为1:1~2:0.01~0.1:0.03~0.1:0.05~0.15:2~6;或芳胺、邻卤芳基甲醇、钌催化剂、钯盐、氮杂环咪唑盐和碱的加入量摩尔比为1:1~2:0.01~0.1:0.03~0.1:0.05~0.15:2~6
上述菲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所述加热反应的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00-160℃,反应时间6-48h,反应结束后用重结晶对产物进行提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师范学院,未经洛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9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