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胶束粒子隔层且表面羧基化的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9771.5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1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范丽娟;邱钿;邵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9K1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束 粒子 隔层 表面 羧基 荧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带胶束粒子隔层且表面羧基化的荧光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球为核-壳结构,核为表面含磺酸基官能化的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交联微球,在核的表面由静电力驱动、层层自组装,交替沉积对亚苯基亚乙烯前驱体和聚(丙烯酸-苯乙烯)胶束粒子,再经热处理后,得到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和聚(丙烯酸-苯乙烯)胶束壳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胶束粒子隔层且表面羧基化的荧光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微球呈单分散性,平均粒径为5~3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胶束粒子隔层且表面羧基化的荧光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微球的激发波长为330~410nm,最大发射波长为510~520n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胶束粒子隔层且表面羧基化的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NaCl加入到对亚苯基亚乙烯前驱体水溶液中,配制成浓度为0.05M~0.4M的对亚苯基亚乙烯前驱体盐溶液,记作pre-PPV盐溶液;
(2)将聚(丙烯酸-苯乙烯)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再向其中缓慢滴加去离子水,经透析后得到聚(丙烯酸-苯乙烯)胶束粒子溶液,记作PAA-b-PS溶液;
(3)将表面磺酸基化的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交联微球分散于去离子水中, 交替加入步骤(1)制备的pre-PPV盐溶液和步骤(2)制备的PAA-b-PS溶液;每加入一种溶液,对反应液进行震荡处理0.5~1小时,离心洗涤后,再加入另一种溶液;
(4)将反应完毕得到的微球进行冷冻干燥,再在温度为80~120℃的条件下热处理,得到带胶束粒子隔层且表面羧基化的荧光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97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