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田鼠巴贝虫Bm1524抗原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0302.5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5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许学年;周岩;程娜;徐斌;胡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30 | 分类号: | C12N15/30;C07K14/44;C07K16/20;C12Q1/6893;A61K39/018;A61K39/395;A61P33/02;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002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巴贝虫 田鼠 抗原蛋白 抗原 胶体金免疫层析 特异性和敏感性 氨基酸序列 巴贝虫病 基因编码 试剂盒 抗体 试条 应用 疫苗 诊断 感染 基因 防治 检测 预防 科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的基因,其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田鼠巴贝虫Bm1524抗原蛋白,由上述的分离的基因编码,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体,它特异性的结合上述的一种田鼠巴贝虫Bm1524抗原蛋白。本发明通过田鼠巴贝虫Bm1524抗原的表达纯化,已进一步建立了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田鼠巴贝虫病诊断方法,可应用于田鼠巴贝虫的科研和防治等不同方面;本发明的疫苗具有预防田鼠巴贝虫感染的效果。本发明的试剂盒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还可以用来检测田鼠巴贝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寄生虫田鼠巴贝虫,具体来说是一种田鼠巴贝虫Bm1524抗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957年,南斯拉夫报道了首例人体巴贝虫病的确诊病例。随后,欧洲多个国家和美国相继报道了多例人体巴贝虫病,亚洲的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非洲的南非和埃及也出现了少量的病例。巴贝虫病是由寄生于脊椎动物红细胞的巴贝虫感染引起,是一种由蜱传播的人兽共患病。目前,已被鉴定可导致人体巴贝虫病的巴贝虫,包括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和分歧巴贝虫(Babesia divergens)为主的等少数几种巴贝虫科(Babesiidae)原虫。
人一般通过带虫蜱的叮咬或临床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所献血液导致感染。该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多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少数病例以发热、溶血、贫血、脾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脾切除、年老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易罹患严重感染,甚至发生死亡。
统计表明:美国近20年,以田鼠巴贝虫为主的人体巴贝虫病呈暴发流行趋势。在我国巴贝虫病属于新发寄生虫病,近年来,时有人体感染病例报道。临床医生由于缺乏相关认知,该病易被忽视而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是预防和控制巴贝虫病的重要手段。
目前,田鼠巴贝虫病的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病原、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诊断技术。病原诊断包括血液涂片显微镜检查和动物接种分离技术。镜检仍是诊断田鼠巴贝虫病的金标准,但在低密度原虫血症的情况下易漏诊。动物接种的方法敏感性高,但耗时(数周以上)且昂贵,无法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分子生物学技术是通过PCR方法扩增田鼠巴贝虫特异性DNA片段,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对实验室设备技术要求较高,另外,对无症状感染者有时也无法得出阳性结果。免疫学诊断技术中,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作为目前唯一标准化的田鼠巴贝虫检测方法,其应用受特殊设备和专业人员操作的限制。ELISA方法近年来也被用于田鼠巴贝虫病的检测,其中,BmSA1是目前文献报道中诊断效果最好的抗原之一,然而,其与恶性疟原虫存在一定的交叉反应。因此,寻找诊断效果更好的田鼠巴贝虫抗原是提高ELISA检测效果的关键。
对已报道的田鼠巴贝虫的诊断抗原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大部分抗原具有完整或不完整的串联重复多肽,并且为分泌性蛋白,即同时含有信号肽序列。如,BmP94、BmIRA、BMN1-8、BmSA1、BMN1-17和BMN1-2等抗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田鼠巴贝虫Bm1524抗原及其应用,所述的这种田鼠巴贝虫Bm1524抗原及其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诊断田鼠巴贝虫疾病的抗原及方法灵敏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的基因,其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田鼠巴贝虫Bm1524抗原蛋白,由上述的分离的基因编码,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体,它特异性的结合上述的一种田鼠巴贝虫Bm1524抗原蛋白。
进一步的,所述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载体,所述载体含有编码上述的一种田鼠巴贝虫Bm1524抗原的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0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