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炼厂碳四馏分生产MTBE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270474.2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7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帮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1/06 | 分类号: | C07C41/06;C07C4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82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炼厂碳四 馏分 生产 mtbe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原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炼厂碳四馏分生产MTBE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碳四烃主要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使用。但近年来,由于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该资源作为普通燃料销售的经济性值得考虑。据报道,我国对碳四馏分的利用率为16%,远低于国外。自2004年我国西气东输管线正式开通以来,全国有十多个省市开始使用天然气,这样就使得原来用作燃料的碳四馏分中有一部分被天然气替代,为碳四资源的有效利用创造了条件。因此,扩展碳四馏分的化工利用,进一步将其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炼厂的碳四馏分中主要含有正丁烷、异丁烷、1-丁烯、2-丁烯、异丁烯、正戊烷、异戊烷、1,2-丁二烯、1,3-丁二烯和正己烷,其中1-丁烯、2-丁烯和异丁烯的总含量达52%,1-丁烯和2-丁烯可通过异构化转变为异丁烯,而异丁烯能与甲醇反应生成MTBE(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生产无铅、含氧、低芳烃及高辛烷值车用汽油的优良调和组分,而含氧新配方汽油的使用更进一步推动了MTBE的发展。现有的利用炼厂碳四馏分生产MTBE的工艺存在能耗高的问题,增加了投入成本,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耗低、投入成本少的利用炼厂碳四馏分生产MTBE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利用炼厂碳四馏分生产MTBE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炼厂碳四馏分先进入脱丙烷塔,脱除碳三组分,然后进入脱重塔,分割成含1-丁烯、异丁烯、丁二烯和异丁烷的轻组分,以及含2-丁烯和正丁烷的重组分;
(2)轻组分进入催化精馏塔在Pd/Al2O3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反应,将丁二烯加氢生成1-丁烯和2-丁烯,得到物料I;
(3)物料I进入反应器中在Ti/Al2O3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异构化反应,使1-丁烯和2-丁烯异构化为异丁烯,得到物料II;
(4)物料II进入MTBE装置与甲醇发生醚化反应生成MTBE,醚化后的剩余物料II进入脱异丁烷塔,塔顶脱除异丁烷,塔底得到未异构化的1-丁烯和2-丁烯;
(5)重组分进入萃取精馏塔进行烷烯分离,将2-丁烯和正丁烷分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逐步分离和异构化反应,将丁二烯和1-丁烯转化为异丁烯,进而与甲醇反应生成MTBE,同时分离出正丁烷、异丁烷和2-丁烯,从而增加经济效益和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保护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利用炼厂碳四馏分生产MTBE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炼厂碳四馏分先进入脱丙烷塔,脱除碳三组分,然后进入脱重塔,分割成含1-丁烯、异丁烯、丁二烯和异丁烷的轻组分,以及含2-丁烯和正丁烷的重组分;
(2)轻组分进入催化精馏塔在Pd/Al2O3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反应,将丁二烯加氢生成1-丁烯和2-丁烯,得到物料I;
(3)物料I进入反应器中在Ti/Al2O3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异构化反应,使1-丁烯和2-丁烯异构化为异丁烯,得到物料II;
(4)物料II进入MTBE装置与甲醇发生醚化反应生成MTBE,醚化后的剩余物料II进入脱异丁烷塔,塔顶脱除异丁烷,塔底得到未异构化的1-丁烯和2-丁烯;
(5)重组分进入萃取精馏塔进行烷烯分离,将2-丁烯和正丁烷分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04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