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热风交替干燥的软胶囊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0785.9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3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石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海邦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闫红烨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风 交替 干燥 软胶囊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冷热风交替干燥的软胶囊干燥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用压制法或者滴制法制备软胶囊,成型后软胶囊需要进行干燥,软胶囊囊壁所含水分对药剂的崩解时间有一定影响,由于软胶囊囊壳的主要成分是明胶,明胶作为由18种氨基酸构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在40℃以上长期加热就会加速明胶分子中肽链的水解断裂,因此在对软胶囊进行干燥时,加热温度不宜太高,干燥强度不宜过大,因此软胶囊的干燥周期长,干燥工序耗能大,而且干燥条件不当而引起的粘连、破裂等实际问题,在软胶囊的生产工艺中其最终干燥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干燥耗能大,周期长,干燥效率不高,干燥质量不好,影响软胶囊质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冷热风交替干燥的软胶囊干燥机,能够通过冷热风的交替干燥使得软胶囊的干燥程度均匀,不会使胶囊出现粘连、破裂等现象,而且周期短,效率高,还能保证干燥的质量和软胶囊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冷热风交替干燥的软胶囊干燥机,包括左侧室、右侧室、干燥室、进风室、工作面板、控制器、左回风管、右回风管和出风装置,所述左侧室固定在所述干燥室的左侧,所述右侧室固定在所述干燥室的右侧,所述进风室位于所述干燥室的下端,所述左侧室上部设有第一风机,下部设有电线和插头,所述插头为三角插头,所述右侧室上部设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左侧设有工作面板,所述工作面板上部还设有控制器,所述左回风管下部连接所述第一风机的上部,所述右回风管下部连接所述第二风机的上部,所述左回风管和所述右回风管共同连接在所述出风装置的顶部,所述出风装置下部与所述干燥室的上部密封接触,所述左侧室内部还包括左导风管、加热装置和左过滤装置,所述左导风管上部连接所述第一风机,下部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并贯穿所述加热装置而出连接在所述左过滤装置的上部,所述右侧室内部还包括右导风管、冷风装置和右过滤装置,所述右导风管上部连接所述第二风机,下部连接所述冷风装置,并贯穿所述冷风装置而出连接在所述右过滤装置的上部。
作为优选,所述干燥室还包括干燥室门、干燥网格板和卡套,所述干燥室门上还设有门把手,所述门把手个数为2个,所述干燥室门通过合页与所述干燥室左右两侧可动连接,所述合页数量为4个,所述干燥网格板可抽动的卡在所述卡套上,所述卡套固定在所述干燥室的内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干燥网格板的网格大小为边长为1cm的正方形,所述干燥室内的干燥网格板个数为5~8个。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左侧室、右侧室和进风室通过电线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室内部还设有进风装置、左进风管和右进风管,所述左进风管左端连接所述左过滤装置,右端连接所述进风装置,所述右进风管右端连接所述右过滤装置,左端连接所述进风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冷热风交替循环干燥软胶囊既可以综合热风干燥的热效率高,干燥时间长,处理量大的优点以及使用冷风干燥的能耗低、热效率高、节省能源的优点使软胶囊干燥彻底又可以避免因干燥条件不当而引起的粘连、破裂,从而保证软胶囊质量,进风装置和出风装置形成气流循环使得干燥的效果更加好,节约资源,干燥网格板的网格结构可以保证每个胶囊都能充分的与干燥风接触而又不使胶囊掉落下去,干燥室可以容下5~8的干燥网格板,每个网格板又可以放置大量的软胶囊,因此本使用新型的干燥效率很高。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冷热风交替干燥的软胶囊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冷热风交替干燥的软胶囊干燥机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干燥网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海邦药业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海邦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07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