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齿棱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510271003.3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1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皓东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循环齿棱换热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工业生产必备的专用设备。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变压器在各行各业都被使用,应用范围极广。其中焊接机更是离不开变压器,被誉为“焊接机的心脏”。焊接机的原理为极短时间内热量快速聚集,达到待焊接产品的熔化温度,使其快速连接。如何控制焊接机使热量快速聚集?必须选用适当的控制电路。焊接机在连续生产使用时,其诸多部件都需要冷却换热,如:变压器、二极管、电路板、可控硅等。变压器和二极管通常采用循环冷却水管直接埋入的方式。电路板和可控硅则采用散热片或换热器进行风冷,此种冷却效果差,致使电路板和可控硅经常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齿棱换热器,通过齿棱换热基座和循环换热管的整体优选匹配,将水冷和风冷充分结合,使焊接机中电路板和可控硅快速降温冷却,达到延长电路板和可控硅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循环齿棱换热器,包括齿棱换热基座、循环换热管。其中,所述的齿棱换热基座底面平整,上面由纵向四列齿棱,每列齿棱之间由沟槽隔开;所述的循环换热管由双排管组成,细管位于沟槽的底部,粗管位于细管的上面,两者之间焊接联通。
所述的齿棱换热基座的底面平整度不大于0.04mm/300mm,厚度为3.5mm-0.2mm,齿棱的高度为35mm±0.1mm,齿棱之间的间距为6mm±0.05mm,厚度为1.2mm-0.1mm,齿棱根部的有与水平面成45°的斜角。
所述的循环换热管为304不锈钢制成的钢管,其中粗管的直径为5.9mm-0.1mm,细管的直径为粗管直径的0.85倍,粗管与细管焊接部位的融合深度不小于6mm。
所述的循环换热管的进水口位于粗管端,管端带内螺纹,出水口位于细管端,管端经过扩口处理,扩口后的直径与粗管直径相等,管端带内螺纹。
所述的循环换热管与齿棱换热基座采用半圆形钢箍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为一体。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齿棱换热基座保证了循环齿棱热交换器与发热部件充分接触,增大风冷面积,通过循环换热管保证了水循环的正常进行,通过半圆形钢箍螺丝的固定将齿棱换热基座与循环换热管连为一体,保证循环齿棱热交换器对发热部件在进行水循环冷却的同时进行风冷。换热冷却效果好,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出水管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循环齿棱换热器,包括齿棱换热基座1、循环换热管5。其中,所述的齿棱换热基座1底面平整,上面由纵向四列齿棱2,每列齿棱2之间由沟槽3隔开;所述的循环换热管5由双排管组成,细管501位于沟槽3的底部,粗管502位于细管501的上面,两者之间焊接联通。所述的齿棱换热基座1的底面平整度不大于0.04mm/300mm,厚度为3.5mm-0.2mm,齿棱2的高度为35mm±0.1mm,齿棱2之间的间距为6mm±0.05mm,厚度为1.2mm-0.1mm,齿棱2根部与水平面成45°的斜角。所述的循环换热管5为304不锈钢制成的钢管,其中粗管502的直径为5.9mm-0.1mm,细管501的直径为粗管502直径的0.85倍,粗管502与细管501焊接部位的融合深度不小于6mm。所述的循环换热管5的进水口位于粗管502端,管端带内螺纹,出水口位于细管501端,管端经过扩口处理,扩口后的直径与粗管502直径相等,管端带内螺纹。所述的循环换热管5与齿棱换热基座1采用半圆形钢箍4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皓东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皓东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1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定位焊接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部件机器人焊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