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压时间型智能开关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1486.7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6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文;郭浩洋;杜益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仪配电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3K17/2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时间 智能 开关 控制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的电压时间型智能开关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它包括如下先后进行的步骤:a:开关合闸前经历X延时,以用来确认开关前段区间无故障的步骤;b:开关合闸后经历Y延时,以用来确认开关后段区间无故障的步骤;c:开关Y延时结束,设置闭锁开关分闸时间的步骤;d:开关闭锁开关分闸计时时间完毕,如检测到失压,电压时间型智能开关分闸的步骤。该电压时间型开关控制器开出合闸并经过Y延时确认后,获取时间可设的闭锁分闸设置:当配电线路的开关控制器合闸确认后,在设置的闭锁分闸时间内,电压时间型开关控制器检测到线路失压也不开出分闸动作;变电站再次送电时,故障区间之前的所有开关将不再执行合闸前的延时,直接合闸,大大缩短了停电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系统馈线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电压时间型智能开关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采用的电压时间型智能开关控制器,大都引进日本东芝技术,由于只依据电压、时间等就可以隔离故障点,成本低,在城网和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建设中受到欢迎。
如图1,“电压-时间”型馈线的原理是当故障发生时,变电站的开关跳开,配网线路的终端开关控制器确认失压后,执行分闸动作。变电站再次送电时,配电线路的终端开关控制器执行合闸前的延时(X时间),确认开关前段线路是否有故障:有故障时,变电站跳闸,终端开关控制器检测到失压,终止延时,这时如果从反方向送电至该开关,终端开关控制器延时后不合闸并闭锁合闸;无故障时,终端开关控制器X延时完成后发出合闸指令,并经过延时(Y时间)来确认相邻开关的后段线路是否有故障:无故障时,开关控制器检测到Y延时完成,保持合闸状态;有故障时,变电站会再次跳闸,终端开关控制器检测到Y延时未完成,就闭锁该开关,同一方向再次送电不会合闸。
上述方式有几个显著的缺点:一、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间的供电恢复时间比较长,往往要几分钟,对用户影响较大;二、线路上各终端开关动作频繁,只要是停电,都会导致配网线路上的所有开关分闸;三、对网络的适应性较差,较复杂的配电网络中可能造成故障误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的“电压-时间”型的智能开关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是对现有技术中电压时间型馈线工作原理的调整和补充,能有效解决上述缺陷。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构造电压时间型智能开关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它包括如下先后进行的步骤:a:电压时间型智能开关合闸前经历X延时,以用来确认其前段区间无故障的步骤;b:电压时间型智能开关合闸后经历Y延时,以用来确认其后段区间无故障的步骤;c:电压时间型智能开关Y延时结束,设置闭锁开关分闸时间的步骤;d:电压时间型智能开关闭锁开关分闸计时时间完毕,如检测到失压,电压时间型智能开关执行分闸的步骤。
优选的,它还包括电压时间型智能开关合闸后的零序过压检测步骤。
优选的,如检测到零序过压,它还包括在零序过压延时结束后电压时间型智能开关开出分闸并闭锁同向来电的步骤。
优选的,它还包括开关合闸后的过流检测步骤。
优选的,如检测到过流,它还包括过流次数计数的步骤。
优选的,如过流次数计数达到设定次数,它还包括在Y延时结束前电压时间型智能开关开出分闸并闭锁同向来电合闸的步骤。
优选的,它还包括电压时间型智能开关前段区间无故障和X延时结束前,如反向送电闭锁合闸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对“电压-时间”型馈线工作原理进行了如下调整和补充:本发明的电压时间型开关控制器开出合闸并经过Y延时确认后,获取时间可设(1min-6min)的闭锁分闸设置:当配电线路的开关控制器合闸确认后,在设置的闭锁分闸时间内,电压时间型开关控制器检测到线路失压也不开出分闸动作,当变电站再次送电时,故障区间之前的所有开关将不再执行合闸前的延时,直接合闸,大大缩短了停电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仪配电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仪配电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14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