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湿花盆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1916.5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3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启云 |
主分类号: | A01G27/00 | 分类号: | A01G27/00;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湿 花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盆,尤其涉及一种保湿花盆。
背景技术
当今,很多人都喜欢在家里种些花花草草,一方面能美化环境,使人心情舒畅,另一方面能清新空气,吸收空气里的有害物质。盆栽是在家里种花的唯一途径,这时就需要花盆。花卉生产者或养花人士可以根据花卉的特性和需要以及花盆的特点选用花盆,根据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
花卉在养植过程中,需要随时根据土壤湿度、环境湿度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及时浇水,使花卉保持合适的湿度,才能茁壮成长。
普通的花盆仅是一个盛放土壤的器具,人们得隔三差五地给花盆里浇水,尤其对于不耐旱的花草来说,浇水更要勤快,但有时候难免会有事忘记或无法浇水,从而让植物干枯而死,非常无奈,人工浇淋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难以精确把握浇淋时机和浇淋量,二是由于疏忽难以做到及时浇淋。对于某些特殊的花卉,比如兰花,它不单对采光、湿度及温度有较高的要求外,还对种植的土壤、容器的疏水性和透气性有较高要求。现在养花时经常容易因为浇水过多,使土壤长期处于水分饱和状态,因而使土壤缺氧,造成花盆中的植物花朵的死亡。而且花盆内由于潮湿容易产生细菌,细菌也会影响花卉的成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湿花盆,在利用该保湿花盆解决了花卉由于长时间忘记浇水或浇水过量容易死亡和花盆内部细菌会影响花卉成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保湿花盆包括花盆本体,花盆本体底部连接储水箱,储水箱内设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花盆本体侧壁开有若干个可关闭的透气洞,花盆本体内壁设有浇灌管、湿度传感器,花盆本体外壁设有控制器、蓄电池,所述储水箱与浇灌管通过给水管连接,给水管上设有电控制阀,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电控制阀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电控制阀均分别与蓄电池连接。
所述花盆本体与储水箱卡槽连接。
所述浇灌管上设有若干个孔洞。
所述浇灌管和给水管均为不锈钢管。
采用这样的保湿花盆,有以下优点:
1、由于储水箱内设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在水里作用可以使储水箱内的水具有杀菌作用;2、由于花盆本体侧壁开有若干个可关闭的透气洞,可以使花盆内部进行透气,有利于花卉生长;3、由于花盆本体内壁设有浇灌管、湿度传感器,花盆本体外壁设有控制器、蓄电池,所述储水箱与浇灌管通过给水管连接,给水管上设有电控制阀,湿度传感器将花盆内的湿度信号传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电控制阀是否供水,这样花盆可以根据内部情况自动供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保湿花盆的示意图。
其中有:1. 花盆本体;2. 储水箱;3. 臭氧发生器;4. 给水管;5. 电控制阀;6. 浇灌管;7. 透气洞;8. 湿度传感器;9. 控制器;10. 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一种保湿花盆包括花盆本体1,花盆本体1底部连接储水箱2,储水箱2内设有臭氧发生器3,所述花盆本体1侧壁开有若干个可关闭的透气洞7,花盆本体1内壁设有浇灌管6、湿度传感器8,花盆本体1外壁设有控制器9、蓄电池10,所述储水箱2与浇灌管6通过给水管4连接,给水管4上设有电控制阀5,所述湿度传感器8与控制器9连接,控制器9与电控制阀5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3、湿度传感器8、控制器9、电控制阀5均分别与蓄电池10连接。
所述花盆本体1与储水箱2卡槽连接。
所述浇灌管6上设有若干个孔洞。
所述浇灌管6和给水管4均为不锈钢管。
花盆本体1内壁上设有湿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8检测花盆内湿度情况,将花盆内湿度情况通过信号传给控制器9,如果花盆内湿度不符合植物生长标准,控制器9将控制电控制阀5,使电控制阀5处于打开状态,储水箱2内的水将通过给水管4传输到浇灌管6内,浇灌管6将水供给花卉。当花盆内的水符合湿度标准后,湿度传感器8将信号传给控制器9,控制器9控制电控制阀5,使电控制阀5处于关闭状态。这样花盆就形成了智能的供水系统。储水箱2内设有臭氧发生器3,臭氧发生器3在水里作用可以使储水箱2内的水具有杀菌作用。
本申请中没有详细说明的技术特征为现有技术。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启云,未经陈启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19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