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茉莉藤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4194.9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0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李煌;褚克丹;应卫峰;周厚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西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1 | 分类号: | A61K36/81;A61P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全学荣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茉莉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茉莉藤茶,它一种茉莉藤茶,它是由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dentatse(Hand.‑Mazz.)W.T.Wang的嫩茎叶与鲜茉莉花配伍制备而成,其重量配比为:鲜茉莉花1份、干显齿蛇葡萄嫩茎叶2‑7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茉莉藤茶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茉莉藤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治疗作用,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血脂紊乱及脂肪变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茉莉藤茶。
背景技术
藤茶,俗称茅岩莓茶、端午茶、藤婆茶(又称山甜茶、龙须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科(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的嫩茎叶。主要生长在中国江南山区各地。此茶色绿起白霜;微苦甘长,生津止渴;其味甘甜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强筋骨、降血压、降血脂、保肝护肝等功效。民间常用于高血压病、感冒发热、心脑血管疾病、皮炎、湿疹等疾病的防治。
藤茶泡水后,茶水苦味较大,且苦中带涩,回味绵长,虽其后有甘,但还是很大的影响了使用者的口感,且传统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多不足,亟待提升。
藤茶民间用药历史可上溯到神农尝百草时期,最早的《诗经》称之为古茶勾藤,《茶经》和《中华本草》亦有收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民间饮用历史。福建产藤茶具有自身特点:起白霜、熟香、滋味厚实、先苦、后回甘、生津止渴,是现代都市人的健康茶饮。目前,除了加工类茶产品外,藤茶还有饮料、含片、挂面、胶囊、中药配方茶和袋泡茶等产品,花色繁多。
藤茶传统加工工艺为切断、炒黄、烘干、粉碎、包装,但是这种加工工艺存在许多的不足。其一,藤茶均需要经过加工,在这一过程中藤茶总黄酮和叶绿素破坏较严重,功效成分及色泽品质损失较明显;其二,藤茶自身存在涩味重、汤色偏黄和香气低闷、有浊气的缺点;其三,目前藤茶生产没有规范的生产标准,产品良莠不齐,质量不稳定,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下。虽然加工类藤茶产品种类繁多,但总体上藤茶资源的开发利用尚处在比较低的层次上。按照中医理论指导的藤茶产品基本没有,产品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开发,且产品的加工工艺和标准也有待于建立。
申请号:97108163.8,发明名称:一种藤茶,本发明涉及由茶叶与中药配方精制获得的保健藤茶,其特征是在茶叶中加入由显齿蛇葡萄滕与黄芪、菊花、金银花、茉莉花、红参、三七花组成不同配方和功效的中药配方。其制备方法为:将中药配方中的药材清洗晾干,按重量配比置于容积内粉碎混拌均匀而得到中药配方,最后将中药配方按比例与普通茶叶混拌、烘烤干燥即可。该专利公开的藤茶具有清热解毒、防暑降温、利尿之药性,还具有养心安神和提高机体免疫系统之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具有保肝功效的茉莉藤茶。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该茉莉藤茶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茉莉藤茶,它是由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dentatse(Hand.-Mazz.)W.T.Wang的嫩茎叶与鲜茉莉花配伍制备而成,其重量配比为:
鲜茉莉花1份、干显齿蛇葡萄嫩茎叶2-7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显齿蛇葡萄嫩茎叶与茉莉花的重量配比为:
鲜茉莉花1份、干显齿蛇葡萄嫩茎叶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的茉莉藤茶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原料新鲜的茉莉花和显齿蛇葡萄嫩茎叶;
b、洗净、沥干,炒至无青草味,搓揉至卷曲状、条状或自然干燥状,将干燥后的显齿蛇葡萄与新鲜茉莉花拌匀,静置,取出,干燥;
其中,显齿蛇葡萄与新鲜茉莉花的重量配比为2-7:1。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显齿蛇葡萄与新鲜茉莉花的重量配比为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西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西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41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