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火线控制开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4724.X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8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湘林;周毅;彭青枝;李仲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南楷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56 | 分类号: | H03K17/56;H03K17/68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线 触控装置 控制开关设备 供电装置 用电电器 通电 直流电 操作过程 触控操作 回路导通 控制连接 控制端 导通 受控 触电 市电 电器 转换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火线控制开关设备,包括供电装置、触控装置和零火线控制开关。供电装置对接入的市电进行转换得到直流电并输送至触控装置和零火线控制开关的控制端,触控装置在检测到触控操作后控制零火线控制开关的控制部通电,使零火线控制开关的受控部导通,使得用电电器所处回路导通从而使用电电器通电开始工作。用户可通过触控装置控制连接在零火线中的用电电器是否工作,避免了在操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触电的风险,提高了操作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零火线控制开关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家居控制系统中,对照明灯、鼓风机和加热灯等接入零火线的电器设备,采用固定在墙壁上的机械按键式开关进行控制。将机械按键式开关与电器设备串联后直接接入零火线,通过控制机械按键式开关的导通和关断,使电器设备得电和失电。
由于传统的零火线控制开关是利用机械按键式开关直接连接零火线进行控制,用户在使用时容易触电,存在使用安全性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性高的零火线控制开关设备。
一种零火线控制开关设备,包括供电装置、触控装置和零火线控制开关,所述零火线控制开关包括控制部和受控部,所述供电装置连接所述触控装置和所述零火线控制开关的控制部的一端,所述触控装置连接所述零火线控制开关的控制部的另一端,所述零火线控制开关的受控部一端连接用电电器,另一端连接零线,
所述供电装置用于接入外部电源并进行转换,得到直流电输送至所述触控装置和零火线控制开关的控制部,所述触控装置在检测到触控操作后控制所述零火线控制开关的控制部通电,所述零火线控制开关的受控部在所述控制部得电时导通。
上述零火线控制开关设备,用电电器的另一端连接火线,供电装置对接入的市电进行转换得到直流电并输送至触控装置和零火线控制开关的控制端,触控装置在检测到触控操作后控制零火线控制开关的控制部通电,使零火线控制开关的受控部导通,使得用电电器所处回路导通从而使用电电器通电开始工作。用户可通过触控装置控制连接在零火线中的用电电器是否工作,避免了在操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触电的风险,提高了操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零火线控制开关设备的结构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零火线控制开关设备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零火线控制开关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供电装置100、触控装置200和零火线控制开关J1,零火线控制开关J1包括控制部和受控部,供电装置100连接触控装置200和零火线控制开关J1的控制部的一端,触控装置200连接零火线控制开关J1的控制部的另一端,零火线控制开关J1的受控部一端连接用电电器C,另一端连接零线NAC,用电电器C的另一端连接火线LAC。用电电器C具体可以是照明灯、鼓风机或加热灯等接入零火线的电器。为便于理解,以下均以照明灯作为用电电器C进行解释说明。
供电装置100用于接入外部电源并进行转换,得到直流电输送至触控装置200和零火线控制开关J1的控制部,触控装置200在检测到触控操作后控制零火线控制开关J1的控制部通电,零火线控制开关J1的受控部在控制部得电时导通,使用电电器C所处回路导通从而使用电电器C通电开始工作,若触控装置200未检测到触控操作,零火线控制开关J1的控制部不通电,用电电器C不工作。
上述零火线控制开关设备,供电装置100对接入的市电进行转换得到直流电并输送至触控装置200和零火线控制开关J1的控制端,触控装置200在检测到触控操作后控制零火线控制开关J1的控制部通电,使零火线控制开关J1的受控部导通,使得用电电器C所处回路导通从而使用电电器C通电开始工作。用户可通过触控装置200控制连接在零火线中的用电电器C是否工作,避免了在操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触电的风险,提高了操作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南楷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南楷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47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