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表面着色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74826.1 申请日: 2015-05-26
公开(公告)号: CN105272357B 公开(公告)日: 2017-10-24
发明(设计)人: 金东奎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友利产业开发
主分类号: C04B41/50 分类号: C04B41/50
代理公司: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9 代理人: 罗银燕
地址: 韩国***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混凝土 表面 着色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表面着色组合物,尤其涉及在混凝土表面打磨工序中能够在混凝土表面渗透涂布的混凝土表面着色组合物,因此不仅能够赋予混凝土表面半永久的耐久力,实现稳定的颜色表现,而且还不会发生材料的凝结,或不同颜色进行着色时不会发生斑痕或显色现象,并表现出鲜明颜色的混凝土表面着色组合物。

背景技术

通常,决定混凝土强度的要素有水和水泥的比例、水泥使用量和掺和材料比例、主材的尺寸等。但是仅根据上述要素无法满足混凝土现行标准中规定的冻结融解抵抗性或耐久性等要求。因此为了延长混凝土的寿命,通过混凝土打设及养护、抹浆、混凝土表面处理等多种方法来满足要求。反过来讲,在混凝土表面处理、抹浆、养护等没有正常完成时,混凝土无法发挥其功能。

混凝土地面由于混凝土自身的特性和外部的物理、化学环境条件,在施工前后可能发生大大小小的皲裂。此外,还因为在混凝土打设后养护的过程中,急剧的干燥或收缩而发生。这种皲裂最终导致混凝土的剥离、碳酸化等裂化,尤其是微细的皲裂中渗透水分或其他氧化物质进一步扩大皲裂的情况下,这种裂化变得更严重。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进行将混凝土表面进行研磨的混凝土打磨(polishing)及强化等表面处理作业,此时,根据不同情况,由于表面处理的不完整而导致施工表面变弱而变得稀松或者皲裂面变得严重。使用着色剂的情况时难以表现颜色,发生材料的凝结或与其他颜色着色时发生斑痕或发色现象而给施工带来困难。并且,打磨作业本身依赖高价的进口产品,或因技术欠缺和不合格的产品而带来困难。

此外,为了防止混凝土地面的裂化及粗糙表面,可以进行环氧树脂、聚氨酯、无机类或有机类涂料的涂膜施工,这种现有的涂膜施工,如图1所示,会发生原先根本没有预期到的涂膜的开裂、剥离、起皮、碎裂等多种问题,因此作为防止混凝土地面的裂化和粗糙表面的施工是不太理想的。

因此,韩国注册专利第920672号(2009.10.09.公告)中公开了如下的混凝土表面处理方法:在皲裂发生部位填充保水剂,在混凝土表面渗透表面强化剂之后,在混凝土表面涂布颜料实现着色,然后再次进行表面强化剂的过程,从而在确保混凝土表面耐久性的同时实现涂色。

但是,上述注册专利第920672号的缺点是,通过保水剂和表面强化剂处理的耐久性提高过程和通过颜料处理的着色过程单独繁琐地进行,且为了协同效果,这两个过程的有机结合在现场直接进行,因此为了确保可靠性,在现场作业时必须非常细心的进行。

尤其,上述注册专利第920672号中对视为最重要的着色组合物的组分及含量并没有公开。本发明的着色组合物在组合物本身中已经包含了表面强化剂,因此使用本发明的着色组合物时,无需向上述注册专利第920672号需要在着色过程之外单独进行表面强化剂处理。

此外,韩国注册专利第948196号(2010.03.17.公开)中公开了关于混凝土组合物的内容。但上述注册专利第948196号的内容是关于在地面上铺设彩色混凝土组合物,与本发明的首先形成混凝土地面之后仅在其表面局限地形成着色的方法是有很大区别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注册专利第920672号(2009.10.09.公开)

专利文献2:韩国注册专利第948196号(2010.03.17.公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混凝土表面打磨过程中涂覆到混凝土表面,赋予混凝土地面表面半永久的耐久性,同时实现稳定和美观的颜色表现,而且不发生材料的凝结或与不同颜色着色时的斑痕或发色现象,且环保的混凝土表面着色组合物。

混凝土打磨的概念引进到韩国的时间短,所以是没有太多积累经验的地面施工方法,到目前还在经历施工错误。本发明的发明人是以使本发明的着色组合物在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打磨施工方法方面做出贡献,希望其成为日后出现的更多进步技术的基础的愿望来完成本发明的。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着色组合物,其含有:8重量%的0.01-1nm大小的着色用染料、45重量%的离子交换水和乙二醇以7:3重量比混合而成的稀释剂、7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0.06重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0.5重量%的含氟聚合物、6重量%的胶态二氧化硅、25重量%的改性硅酸盐。

发明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友利产业开发,未经株式会社友利产业开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48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