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5145.7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0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郑坚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邦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3;B29C45/57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模具 | ||
技术领域
一种模具,特别是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现有注塑模具,在脱模时,脱模组件用力不均,会拉伤相对较薄的产品位置,现有技术还未解决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注塑模具,在注塑之前将成型槽内抽真空,不仅方便材料进入成型槽,且产品成型时不会产生气泡或是由于气压导致产品形状不均,在脱模时, 向成型槽内注入空气,用气压由内而外的打开成型槽,脱模干净利落,避免拉伤产品,提高注塑效率,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吸吹风机的风管部分采用可伸缩褶皱管,从而使得风管可以根据伸缩杆的伸长缩短而变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真空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至于上模座下的上模板,固定于下模座上的下模板,连接于上模座与上模板之间的伸缩件,至于下模板上的注料口,连接于上模板的吸吹风组件;吸吹风组件包括:至于上模板上的吸吹风机,插入上模板并连接吸吹风机的可拉伸风管。
前述的真空模具,可拉伸风管组成有:贯穿上模板的直管,连接直管并固定于上模座的褶皱管。
前述的真空模具,直管为玻璃纤维管,褶皱管为铝管,铝管焊接于玻璃纤维管上。
前述的真空模具,伸缩件为电气伸缩杆。
前述的真空模具,上模板为凸模,下模板为凹模。
前述的真空模具,凸模设有对应于产品形状的成型槽。
前述的真空模具,上模板密封对应于下模板。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注塑模具,在注塑之前将成型槽内抽真空,不仅方便材料进入成型槽,且产品成型时不会产生气泡或是由于气压导致产品形状不均,在脱模时, 向成型槽内注入空气,用气压由内而外的打开成型槽,脱模干净利落,避免拉伤产品,提高注塑效率,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吸吹风机的风管部分采用可伸缩褶皱管,从而使得风管可以根据伸缩杆的伸长缩短而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产品成型时的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脱模时的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上模座,2 下模座,3 上模板,4 下模板,5 注料口,6 电气伸缩杆,7 吸吹风机,8风管,801 直管,802 褶皱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真空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2,至于上模座下的上模板3,固定于下模座2上的下模板4,连接于上模座与上模板3之间的伸缩件,至于下模板4上的注料口5,连接于上模板3的吸吹风组件;作为一种优选,伸缩件为电气伸缩杆6。在注塑之前将成型槽内抽真空,不仅方便材料进入成型槽,且产品成型时不会产生气泡或是由于气压导致产品形状不均,在脱模时, 向成型槽内注入空气,用气压由内而外的打开成型槽,脱模干净利落。
吸吹风组件包括:至于上模板3上的吸吹风机7,插入上模板3并连接吸吹风机7的可拉伸风管8;可拉伸风管8组成有:贯穿上模板3的直管801,连接直管801并固定于上模座的褶皱管802。作为一种优选,直管801为玻璃纤维管,褶皱管802为铝管,铝管焊接于玻璃纤维管上。玻璃纤维管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不仅不会沾黏注塑材料,也不会被热料烫伤;铝管的材料较软,设置为褶皱形的话,有延展性,可以跟着电气伸缩杆6的伸缩而伸缩,这样的设计保证吸吹风机7是固定的,从而确保使用的稳定性以及延长吹吸风机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优选,上模板3为凸模,下模板4为凹模;凸模设有对应于产品形状的成型槽,上模板3密封对应于下模板4;成型槽的形状可以根据产品的形状制作。
风管8的直管801插入上模板3的安装孔上,控制器控制汽缸驱动电气伸缩杆6伸长,风管8的褶皱管802也伸长,上模板3与下模板4密封合并,使用吸吹风机7通过风管8将成型槽内的空气抽空,再将材料通过注料口5注入成型槽内,待成型,使用吸吹风机7通过风管8将空气吹入成型槽内,空气进入产品和上模板3、下模板4的间隙内,从而起到脱模作用,随着压力增加,同时控制器控制汽缸驱动电气伸缩杆6缩短,褶皱管802也同时缩短;由于气压的作用,从而实现感觉利落的脱模,产品各处受力均匀,不会发生撕拉现象,从而实现高质量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邦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邦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5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胶模板浮动侧边顶出脱模机构及其包胶模具
- 下一篇:一种PP塑料注塑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