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海嗜酸微生物处理含砷金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5528.4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7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然;吴梦妮;杜竹玮;李洪珊;郭成林;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
主分类号: | C22B3/18 | 分类号: | C22B3/18;C22B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王敬波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海 微生物 处理 金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海嗜酸微生物处理含砷金矿提高金浸出率的工艺方法,属于有色冶金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金矿的大规模开采及易选别金矿资源的日趋枯竭,开发利用难浸金矿是黄金选矿的一大趋势。难处理金矿中金常与硫、锑、碲等硫化矿物及其氧化矿物共生(如复杂多金属硫化矿型金矿),这类金矿如果直接氰化浸出,其金的浸出效果差。因此,在氰化浸出前要进行预处理。
目前针对难处理的金矿的预处理一般使用三大金矿预处理技术,即焙烧、湿法氧化和细菌氧化方法进行处理,但无论是焙烧法还是高压氧化法,都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
王永成和刘洪晓等人采用碱浸-焙烧的方法处理含砷精矿,金的回收率达80%以上(参见专利文献CN 103937977 A),该方法中矿石中的砷和锑焙烧后挥发到空气中,严重污染环境,而且存在回收率不理想、设备要求高等问题。
参见专利文献CN1031566,夏光祥和孙京成公开了在100℃及20~50kPa压力和催化剂系统的作用下,氧气能快速氧化pH为0.5~1.4水溶液介质中硫化矿物(例如黄铁矿、毒砂)成为硫磺及硫酸盐,使金从硫化矿物相中释放游离出来,并保留在酸浸渣中。此浸渣可用氰化法或硫脲法提取金,金的浸取率为95~99%。但用高压氧化法处理时,砷和硫以可溶性砷酸和硫酸铁或以砷酸盐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易造成水污染。
随着环保生态问题日趋严重,采用经济、节能、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提金技术越来越被重视。生物预氧化法-氢化浸金具有金回收率高、费用低、无环境污染等优点,生物氧化处理含砷金矿技术正越来越得到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种深海嗜酸微生物对含砷金矿预处理,提高金浸出率的方法,并克服现有砷金矿提金工艺流程长,金回收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
(1)取自太平洋开采的深海底泥加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液培养基,调节pH为酸性,待产生电压后将阳极取出,对该阳极毡上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获得深海嗜酸微生物,并利用;
优选的,所述阳极液组成的包括:KCl 0.05-0.3g/L,NH4Cl0.1-0.5g/L,NaH2PO4·2H2O 1-5g/L,NaHPO4·12H2O 2-15g/L,NaCl 1-10g/L。
更优选的,所述阳极液的组成包括:KCl 0.13g/L,NH4Cl 0.31g/L,NaH2PO4·2H2O 2.93g/L,NaHPO4·12H2O 10.31g/L,NaCl 2.90g/L。此外阳极液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Wofe’s vitamin solution(商品名)10g/L,Wofe’s mineral solution(商品名)10g/L。
优选的,所述深海嗜酸微生物使用9K培养基进一步培养,培养环境温度25~30℃,时间范围控制在3~14天。
(2)将含砷金矿粉碎后,加入含有深海嗜酸微生物的9K培养基进行反应;
(3)反应完成后将步骤(2)中的矿浆冷却,后过滤得到滤渣;
(4)将步骤(3)中的滤渣充分洗涤后氰化浸出。优选的,步骤(1)中含砷金矿的粒度为不大于0.074mm。
优选的,步骤(1)中控制pH为2以下。
优选的,步骤(2)中含砷金矿的粒度为不大于0.074mm。
优选的,以体积比计,步骤(2)中深海嗜酸微生物的接种量为10~30wt%。
优选的,步骤(2)中含砷金矿和培养基的质量比为0.25:100~1:100。
优选的,步骤(2)中反应时间为7~15天;
优选的,步骤(2)中反应过程中pH维持在1.8~2.2之间;.
优选的,步骤(2)中反应过程中温度维持在25~30℃。
优选的,步骤(4)中氰化浸出时间为24~96h;
优选的,步骤(4)中氰化浸出pH控制在9~11。
优选的,步骤(2)使用摇床促进反应,摇床的转速为120r/min~18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55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