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遗传的带钢楔形自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5691.0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69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飞;陈志荣;盛志平;顾海东;张贺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58 | 分类号: | B21B37/5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117 | 代理人: | 伍贤喆,朱丽琴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遗传 带钢 楔形 自动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钢热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轧带钢楔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热连轧带钢越来越多地直接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等产品,用户对热轧带钢的楔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减少带钢在下游用户使用时的同板厚差。
在热轧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公司并无楔形的自动控制功能,主要是因为楔形自动控制对轧机单侧辊缝偏差的调整易造成轧制稳定性差,特别是在精轧区域,楔形自动控制易导致精轧跑偏、单边浪、轧破甚至废钢。
专利《热轧带钢粗轧机组镰刀弯和楔形自动控制方法》,专利号:CN201010266910,其发明主要通过将现场粗轧机两侧轧制力的实际值、辊缝的实际计算值和机架两侧的弹跳参数等作为输入,经过精确的计算后,最终通过调节轧机单侧或两侧辊缝大小以实现对镰刀弯和楔形的纠正。该种方案只针对粗轧机出口的楔形进行调整,热轧成品还需要进行精轧7机架连轧,受各种因素影响,轧制完成后成品仍然可能楔形不佳。
专利《热轧串联式轧机的凸度和/或楔形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专利号:CN201010230419,通过精轧机出口楔形实测值按厚度比计算出F1-7机架出口需要调节的楔形偏差,最终同时计算出各机架的辊缝偏差调整量,每次调整均需等待F1调整的带钢到达F7出口板形仪后才能进行下一次的测量、计算和反馈调整。该方法存在严重滞后。此外该方法不能准确动态地保证辊缝偏差按等比例楔形进行调整,易导致精轧各机架出口出现单边浪、轧破等板形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遗传的带钢楔形自动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秒流量平衡原则等比例控制各机架的楔形调节量,能够快速有效的对热轧成品楔形进行控制,克服了因调节楔形导致的单边浪等负面影响,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楔形的控制能力与水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遗传的带钢楔形自动控制方法,设定楔形值阈值,以带钢传动侧厚度与带钢操作侧厚度的差值为带钢楔形值,首先通过轧机出口处的检测仪检测得到带钢实测楔形值,并将带钢实测楔形值与楔形值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楔形偏差值;然后选取若干机架作为楔形控制机架并设定各楔形控制机架的效率系数,再将楔形偏差值结合带钢在楔形控制机架时的速度和效率系数计算得到该机架的单侧辊缝调节量。
设定各机架的辊缝调节阈值,当单侧辊缝实际调节量大于辊缝调节阈值时,取单侧辊缝实际调节量为辊缝调节阈值。
第i机架的单侧辊缝调节量ΔGapi由公式1计算得到,
式中:ΔGapi——第i机架的单侧辊缝调节量;
We——楔形偏差值,楔形偏差值=轧机出口处的带钢实测楔形值-楔形值阈值;
Kmi——第i机架的轧机刚度系数;
Ksi——第i机架的带钢塑性变形系数;
vend——轧机末机架的带钢速度;
vi——第i机架的带钢速度;
Ki——第i机架的效率系数。
该控制方法还包括对带钢实测楔形值进行判定的步骤,当轧机出口处的带钢实测楔形值小于等于楔形值阈值时,不对各机架的辊缝进行调节。
本发明在对楔形进行控制时为减少对板形的影响,要求各机架等比例楔形变化,从而保证带钢在机架里不出现镰刀弯或板形不良情况。为保证带钢任一时间周期内都为等比例楔形变化,需要考虑带钢厚度变化的因素,因此控制中引入秒流量平衡原则,然后根据厚度与速度具有反比例的关系,得到各机架单侧辊缝调节量,这样控制过程中能够根据各机架实时检测的速度数据进行控制能够保证带钢楔形等比例变化,保证了楔形等比例遗传。
本发明基于遗传的带钢楔形自动控制方法基于秒流量平衡原则等比例控制各机架的楔形调节量,能够快速有效的对热轧成品楔形进行控制,克服了因调节楔形导致的单边浪等负面影响,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楔形的控制能力与水平;在调节中基于实时检测的数据进行动态反馈控制,直到楔形值满足要求,避免计算不准导致调节不准确的情况;在热轧产线投入使用后,效果显著,使带钢的楔形卷数合格率从40%提升到65%以上,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遗传的带钢楔形自动控制方法的操作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5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轧机工作辊轴向横移速度动态设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连轧机动态偏差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