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车辆防冻冷却液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6120.9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7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邵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将 |
主分类号: | C09K5/20 | 分类号: | C09K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车辆 防冻 冷却液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化工生产技术领域,涉及车辆防冻冷却液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机动车污染环境日益严重,其中机动车每二年或三年需要更换一次防冻冷却液,每台机动车需更换6公斤防冻冷却液,每年需要更换528000吨防冻冷却液;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防冻冷却液为乙二醇型的,本身不能生物降解,车辆更换后大都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地下水源,对环境危害很大,因此解决车辆排放冷却液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排放后能够降解,对环境和地下水没有污染的环保型车辆防冻冷却液及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保型车辆防冻冷却液的制造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按重量百分数:取第一主原料5%-70%、苯甲酸钠0.3%-3%、EDTA0.1%-1%、脱氧乙酸钠0.2%-4%、山梨酸钾0.02%-0.3%、氢氧化钠0.02%-1.5%、纯净水余量,配方中各组份含量之和为100%;
这里,所述的第一主原料是指丙三醇、山梨醇、葡萄糖中的一种物质,或二种、三种的混合物;
b、将上述第一主原料、纯净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35℃~45℃,待反应釜物料混合均匀后,再把上述苯甲酸钠、EDTA、脱氧乙酸钠、山梨酸钾、氢氧化钠加入反应釜中,关闭反应釜电加热至50-60℃、继续搅拌10~30min后将反应釜温度降至室温,即出料灌装制得环保型食用车辆防冻冷却液。
较好的,所述的第一主原料是指丙三醇13%、山梨醇13%、葡萄糖13%。
本发明的环保型车辆防冻冷却液,是以上述方法制成的防冻冷却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样的防冻冷却液制造方法生产的冷却液,具有排放后能够降解,对环境和地下水没有污染的优点;这样的冷却液具有排放后能够降解,对环境和地下水没有污染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座进一步的说明。
EDTA:四乙酸二氨基乙烷(二氨基乙烷四乙酸),市面有售,其余原料为常见原料。
实施例1
a、按重量百分数:取丙三醇5千克、苯甲酸钠0.3千克、EDTA0.1千克、脱氧乙酸钠0.2千克、山梨酸钾0.02千克、氢氧化钠0.02千克、纯净水余量,配方中各组份含量之和为100千克;
b、将上述丙三醇、纯净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35℃,待反应釜物料混合均匀后,再把上述苯甲酸钠、EDTA、脱氧乙酸钠0、山梨酸钾、氢氧化钠加入反应釜中,关闭反应釜电加热至50℃、继续搅拌10min后将反应釜温度降至室温,即出料灌装制得环保型食用车辆防冻冷却液。
安装上述方法制成的车辆防冻冷却液用于汽车上,满足冷却液各项国家规定的指标,并且具有排放后能够降解,对环境和地下水没有污染的优点。
实施例2
a、按重量百分数:取丙三醇70千克、苯甲酸钠3千克、EDTA1千克、脱氧乙酸钠4千克、山梨酸钾0.3千克、氢氧化钠1.5千克、纯净水余量,配方中各组份含量之和为100千克;
b、将上述丙三醇、纯净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45℃,待反应釜物料混合均匀后,再把上述苯甲酸钠、EDTA、脱氧乙酸钠0、山梨酸钾、氢氧化钠加入反应釜中,关闭反应釜电加热至60℃、继续搅拌30min后将反应釜温度降至室温,即出料灌装制得环保型食用车辆防冻冷却液。
安装上述方法制成的车辆防冻冷却液用于汽车上,满足冷却液各项国家规定的指标,并且具有排放后能够降解,对环境和地下水没有污染的优点。
实施例3
a、按重量百分数:取丙三醇40千克、苯甲酸钠2千克、EDTA1.5千克、脱氧乙酸钠2千克、山梨酸钾0.15千克、氢氧化钠1.0千克、纯净水余量,配方中各组份含量之和为100千克;
b、将上述丙三醇、纯净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40℃,待反应釜物料混合均匀后,再把上述苯甲酸钠、EDTA、脱氧乙酸钠0、山梨酸钾、氢氧化钠加入反应釜中,关闭反应釜电加热至55℃、继续搅拌20min后将反应釜温度降至室温,即出料灌装制得环保型食用车辆防冻冷却液。
安装上述方法制成的车辆防冻冷却液用于汽车上,满足冷却液各项国家规定的指标,并且具有排放后能够降解,对环境和地下水没有污染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将,未经邵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61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