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病原体抑制剂组合和使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76279.0 申请日: 2010-07-29
公开(公告)号: CN104957188B 公开(公告)日: 2018-01-12
发明(设计)人: 苏海;帕梅拉·G·玛珑;玛丽亚·科依夫嫩 申请(专利权)人: 马罗内生物创新公司
主分类号: A01N65/30 分类号: A01N65/30;A01N43/653;A01P3/00;A01G13/00;A01G7/06;A01N35/06
代理公司: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87 代理人: 沈锦华
地址: 美国加利***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植物 病原体 抑制剂 组合 使用方法
【说明书】: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7月29日,申请号为201080043530.4,发明名称为“植物病原体抑制剂组合和使用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文公开了使用含有诱导植物对植物病原体的抗性的蒽醌衍生物的植物提取物和抗微生物剂、生物控制剂和/或具有杀真菌活性的表面活性剂来调控植物病原体感染的组合、组合物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对植物病原体的抗性

植物已进化了对由感染因子诸如细菌、真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的抗性的高度有效机制。这一抗性可由几种机制引起,其中最著名的是系统获得抗性(SAR;Ross,1961;Durrant和Dong,2004)和诱导系统抗性(ISR;van Loon等人,1998)。在最简单的情形中,诱导物是植物病原体本身,在其他情形中,诱导物可以是化学化合物(水杨酸,也称为BTH的苯并(1,2,3)噻二唑-7-硫代羧酸S-甲酯(benzo(1,2,3)thiadiazole-7-carbothioic acid S-methyl ester))或物理影响诸如水或热胁迫(Walters等人,2005)。显示诱导系统抗性依赖于低水平代谢扰动(metabolic perturbation)的逐渐表达和持续。与在施加位点引发并可导致局部保护的植物抗毒素积累的引发物不同,系统抗性的诱导物使植物整体敏感以在感染后快速响应。这些响应包括植物抗毒素积累、木质化和增强的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活性。

由Marrone Bio Innovations,Inc.)以MILS和销售的虎杖(giant knotweed,Reynoutria sachalinensis)提取物提供对葫芦科植物(cucurbit)和其他作物的白粉菌和其他植物疾病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诱导植物中真菌毒性苯酚化合物的积累(Daayf等人,1995;Wurms等人1999;Schmitt,2002)。

最近,配制的虎杖提取物还已显示在不同作物和植物病原体包括小麦白粉菌中诱导抗性的极大效力(Vechet等人,2009)。除了ISR作用模式之外,最近还已显示配制的虎杖提取物具有对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Randoux等人,2008)的直接抑真菌作用。

杀真菌剂抗性

杀真菌剂抗性是害虫、包括植物病原体中的常见现象。当频繁使用杀真菌剂、尤其是具有单位点作用模式的那些时,靶病原体可由于高选择压而适应于该杀真菌剂。预计害虫可在5-50代内发展出对杀虫剂的抗性(May,1985)。大多数植物病原体在一个生长季内符合这一范围并因此可快速发展出杀真菌剂抗性。例如,苯菌灵在其首次注册用于商业使用后仅花了一年就丧失对控制葫芦科植物白粉菌的效力(McGrath,2001)。

自从1996年引入以来,醌外部抑制剂(Quinone outside inhibitor,也称为QoI杀真菌剂或嗜球果伞素(strobilurin))已广泛用于控制农业上重要的真菌病原体。嗜球果伞素通过以下阻断呼吸途径:抑制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bc1复合体,从而阻断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和由于缺乏腺苷三磷酸(ATP)而引起能量不足(Bartlett等人,2002)。嗜球果伞素和其他具有单位点作用模式的杀真菌剂诸如脱甲基化抑制剂(DMI)易于在植物病原体中发展抗性。迄今为止,几种植物病原性真菌已对嗜球果伞素(Tuttle McGrath,2003;Fraaije等人,2003)和DMI杀真菌剂(Schnabel等人,2004)发展出田间抗性,并且世界范围内已进行了相当的努力来发展关于如何有计划和轮流地(in programs and rotations)组合杀真菌剂和其他抗真菌化合物以使抗性发展的风险最小的详细建议的合适的抗性管理策略(Tuttle McGrath,2006;Wyenandt等人,2009)。

控制杀真菌剂抗性的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罗内生物创新公司,未经马罗内生物创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6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