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乌梅活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在抑制幽门螺杆菌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6722.4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7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勇;王小银;殷军艺;聂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36 | 分类号: | A61K36/736;A61P31/04;A23L1/3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乌梅 活性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抑制 幽门 螺杆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以及饮食习惯不健康,加剧了相关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其中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溃疡以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瘤的主要致病因素,特别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发病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寻找或者研发有效的幽门螺杆菌抑制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从天然产物来源资源中筛选功效成分。
根据《中国药典》说明,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b.)Sieb. 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乌梅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和健胃消食等功能。中国专利CN104069207A公开了一种鱼用复方乌梅抗菌剂及制备方法,主要将乌梅、马齿苋、穿心莲等按照配方粉碎后混匀制成粉剂;中国专利CN101804112B公开了一种贯众乌梅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该专利是由贯众的醇提物和乌梅的醇提物以及肉桂酸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物或者是乌梅和贯众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醇提的提取物,对家禽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治疗效果;中国专利CN102091315B公开了生姜与乌梅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癌症放、化疗中减毒增效药物中的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乌梅活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在抑制幽门螺杆菌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乌梅活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
(1)取一定量烘干或自然晒干的乌梅,经中药粉碎机粉碎后待用。
(2)称取步骤(1)所制备得到的乌梅粉末,加入50-95%质量分数的乙醇回流提取,乌梅和乙醇的料液比为1:5~1:25(kg/L,质量体积比),于50-70℃温度下水浴提取1~3 h,提取次数为1~2次,得乌梅提取液。
(3)将步骤(2)中的提取液合并,趁热过滤,然后于4800 r/m转速下离心15 min,收集上层清液并再次进行抽滤。
(4)将步骤(3)中的滤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上浓缩,浓缩温度为45℃,最后用质量分数为25%的乙醇溶液稀释至一定浓度,经巴氏灭菌后冷却,于4℃条件下密封保存,即可获得乌梅活性提取物。
本发明所述的乌梅活性提取物在抑制幽门螺杆菌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了含有乌梅活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乌梅是一种传统的药食两用资源,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提取物可以作为原料或者产品应用于相关保健食品、药品等方面,有利于乌梅开发和价值提升;制备得到的乌梅提取物具有较好地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的作用,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源的活性提取物;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思想、方法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常规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方法或变更,均包含在本发明之内。
实施例1。
取一定量烘干或自然晒干的乌梅,经中药粉碎机粉碎后待用。称取上述制备的乌梅粉末70 g,加入95%质量分数的乙醇回流提取,料液比为1:10(kg/L,质量体积比),于70℃温度下水浴回流提取2 h,提取次数为2次,合并提取液,趁热过滤,然后于4800 r/m转速下离心15 min,收集上层清液并再次进行抽滤。将上述滤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上浓缩,浓缩温度为45℃,最后用质量分数为25%的乙醇溶液稀释至所得样品提取液对应的生药质量浓度为0.875 kg/L。经巴氏灭菌后冷却,于4℃条件下密封保存,即可获得乌梅活性提取物A。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67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