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格形地下连续墙基坑围护的深埋水池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276831.6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6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梅;田巴元;吴昊;喻斌文;符晓贇;金国龙;徐剑;林靖;田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7/04;E02D2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连续 墙基 围护 水池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基坑围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深基坑围护深水试验的格形地下连续墙基坑围护的深埋水池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世纪,随着我国对海洋工程及船舶工程设计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对于深水试验水池的需求也不断增多。随着试验内容和复杂程度的不断加大,对试验水池的深度、规模尺度及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深埋水池结构越来越多,部分埋深甚至超过30m。
目前,深埋水池结构都需要先施工基坑围护工程,然后再施工水池结构,两者相互独立,这不仅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并且施工流程复杂,工程风险较大。基坑工程集岩土本构、固结压缩及渗流稳定等问题与一体的综合性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仅十几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进展迅速,涌现了大量技术复杂的基坑工程建设项目,在基坑设计理论、施工方法和施工管理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很多新技术,如逆作法基坑围护工程,采用基坑临时围护结构与地下室主体结构相结合,简化了施工流程,但基坑临时结构的后期拆除造成大量的建筑垃圾。然而深埋水池与常规地下室结构不同,水池为“U”形敞口结构,无内部支撑构件,以致现有技术的围护结构与地下室主体结构相结合的方式无法满足水池结构自身稳定和安全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格形地下连续墙基坑围护的深埋水池施工方法,采用自立式水池与深基坑围护结构相结合的格形地下地连墙结构,将水池结构与格形地下连续墙挡土结构在功能和构件特点上相合并,不但满足了“U”形敞口深埋结构自身稳定和安全,同时也符合试验水池的功能要求,避免了基坑临时结构后期拆除造成的建筑垃圾,是一种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工艺技术,尤其适用软土地质埋深>15m水池结构的施工建设。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格形地下连续墙基坑围护的深埋水池施工方法,包括格形地下连续墙和深埋水池结构的施工,其特点是深埋水池以格形地下连续墙为抗侧力挡土结构,在格形地下连续墙形成的基坑围护内进行无内支撑结构的直立式土方开挖,其具体施工包括下述步骤:
(一)、地下连续墙的构筑
按深埋水池的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围护的结构施工,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前墙与后墙以及设置在前墙和后墙之间的腹板、压顶板连接为整体结构的格形地下连续墙;所述前墙和后墙为“T”形结构,其各槽段间的墙体采用柔性接头连接;所述腹板由刚性接头与前墙和后墙连接。
(二)、水池主体结构的施工
深埋水池为池侧壁与池底板组成的“U”形敞口水池,深埋水池在格形地下连续墙形成的基坑围护内进行无内支撑结构的直立式土方开挖,挖至设计底标高后进行基坑的垫层施工,然后封闭池底板进行深埋水池的主体结构施工,池底板与四周的前墙为钢筋混凝土连接,池侧壁以格形地下连续墙为竖向支撑在前墙上且与前墙为钢筋混凝土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施工流程简单,工程进度快,避免了基坑临时结构后期拆除造成的建筑垃圾,是一种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工艺技术,尤其适用软土地质埋深>15m水池结构的施工建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深埋水池侧壁与格形地下连续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以某工程水池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该水池长度为68m、宽度28m、开挖深度为21m。
参阅附图1~附图2,本发明由格形地下连续墙6和深埋水池7组成,所述格形地下连续墙6为前墙1与后墙3以及设置在前墙1和后墙3之间的腹板2、压顶板5连接为整体结构的格形地墙;所述深埋水池7为池侧壁4与池底板8组成的“U”形的敞口水池,深埋水池7以格形地下连续墙6为抗侧力挡土结构,在格形地下连续墙6形成的基坑围护内进行无内支撑结构的直立式土方开挖,其具体施工包括下述步骤:
(一)、地下连续墙的构筑
参阅附图3,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前墙1与后墙3以及设置在前墙1和后墙3之间的腹板2、压顶板5连接为整体结构的格形地墙;所述前墙1和后墙3为“T”形结构,其各槽段间的墙体采用柔性接头9连接;所述腹板2由刚性接头10与前墙1和后墙3连接,基坑围护的结构施工如下进行:
① 、按深埋水池7的结构设计进行格形地下连续墙6的平面放线定位,并设置导墙,按设计格形地下连续墙6的厚度为0.8m,基坑深度>2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68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