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7089.0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5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香;潘桂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怡文 |
主分类号: | A61K36/716 | 分类号: | A61K36/716;A61P29/00;A61K35/6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17 山东省临沂市临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是风湿病中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 晨僵、 功能障碍和实验室免疫学等指标异常,目前认为其病理机制主要与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失衡有关,关节局部主要表现为滑膜细胞类似肿瘤样异常增殖。临床特点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致残率较高( 可达40%以上)。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并因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失去关节功能,致使生活不能自理。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关节外或内脏损害,如类风湿结节,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等病变。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临床常见疑难疾病,其致残率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RA 的治疗需要长期用药,目前临床上的治疗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 慢作用抗风湿药等。非甾体抗炎药 ( 如阿司匹林、 双氯芬酸等 ) 只是针对 RA 的症状控制, 不能改善病情, 由于其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发挥作用, 长期使用胃肠道、 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多;慢作用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等)虽可部分改善RA病情,但起效缓慢, 无直接抗炎作用,且由于其主要通过免疫抑制和抗代谢发挥作用,长期使用会出现类似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风湿病协会的资料显示, 我国是风湿病的发病大国,在我国风湿病患病人群当中,50 岁以上人群中约有50%患有不同程度的风湿疾病。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风湿病患者每年的用药金额基本都保持在200亿元以上。
中医将类风湿性关节炎统属于“痹病”范畴,“痹”即闭阻不通之意。中医理论认为风,寒、湿、热、毒、劳伤、产后及七情失调均为RA发病的诱因。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RA发病主要内因是肝肾不足或劳累过度耗损正气,致素体正气亏虚,正气既虚外邪易入侵,复感风寒湿,气血痹阻不行,关节闭涩,或风、寒、湿、热之邪留滞筋骨关节,久之损伤肝肾阴血,筋骨失养,故见关节肿痛、僵硬、屈伸不利、活动障碍、筋挛肉卷。即为痹症。本病正虚邪实反复演化,病邪缠绵,邪毒相搏,又致病型复杂,表现变化多端,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中医药主要治疗原则为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扶正祛邪,补益肝肾为主要的治疗原则。中医中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西医西药无法比拟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上述目的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地: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组成:独活、威灵仙、当归、红花、全蝎、海风藤、酒断续、桑寄生、补骨脂、延胡索、艾叶、黄芪和甘草。
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独活8-24、威灵仙8-24、当归4-16、红花8-26、全蝎4-12、海风藤12-36、酒断续8-32、桑寄生8-32、补骨脂4-16、延胡索8-24、艾叶4-12、黄芪4-12和甘草8-32。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之一,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独活24、威灵仙12、当归12、红花12、全蝎4、海风藤24、酒断续20、桑寄生20、补骨脂8、延胡索24、艾叶12、黄芪8和甘草12。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之二,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独活24、威灵仙24、当归16、红花12、全蝎6、海风藤24、酒断续12、桑寄生12、补骨脂16、延胡索12、艾叶12、黄芪12和甘草24。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之三,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独活12、威灵仙12、当归16、红花24、全蝎12、海风藤36、酒断续8、桑寄生8、补骨脂4、延胡索8、艾叶4、黄芪4和甘草12。
本发明方中所用药材的性味如下:
独活: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 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性味】辛、苦,微温。
【归经】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怡文,未经苗怡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7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肾积水的中药
- 下一篇:提高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中药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