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叶包揉筒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7244.9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7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陆顺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江县陆氏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5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包揉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茶叶杀青后包揉的设备。
背景技术
茶叶包揉是形成台湾乌龙茶和闽南乌龙茶优美外形的特有工序。它是利用茶坯在干燥时仍具柔软性和可塑性,将其裹于布袋中并包成球,在滚、压、揉、转等不同方式的力的作用下,使茶条卷曲成型。现有的包揉工艺仍然比较传统,涉及到速包机、滚压机、压揉机等工艺和设备,几道工序,加工效率不高;而滚压和压捻通常使用至少一对辊进行滚压,常会将茶包捻伤捻碎,导致茶包的质量较差,浪费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叶包揉机,以解决现有茶叶包揉工艺对茶包加工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茶叶包揉机包括有竖立安装在底座支撑块上的圆形筒体,所述筒体顶部开口并铰接有盖,所述筒体内设有横向有转轴,所述转轴穿出所述筒体的筒壁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转轴沿径向均匀设置有至少四根连接杆,每根所述连接杆的末端均连接有一根横向的压揉杆,所述压揉杆向外的一侧呈弧形,所述压揉杆向内的一侧的截面呈平面,所述压揉杆向内的一侧嵌装有多个压揉棒;
所述筒体的筒底开有孔,所述筒体内的筒壁低下开有出茶口,所述筒底上于所述筒壁出茶口下铰接有一翻板,所述底座上设有动力缸,所述动力缸的顶部穿过所述筒底的孔顶置于所述翻板底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压揉杆有六根。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茶叶包揉机采用竖立设置的筒体,筒体内设有横向转轴带动的多个压揉杆,特殊形状的压揉杆和嵌装在其上面的压揉棒,使得茶包在筒体内翻转的同时被压揉杆和压揉棒压揉一次成型,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也大大降低现有技术两个以上压辊对茶包的损坏,解决了茶包压揉的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的本茶叶包揉机,它包括有竖立安装在底座1支撑块3上的圆形筒体,筒体顶部开口并铰接有盖10,从顶部放入茶包。筒体的筒底13开有孔,筒体内的筒壁5低下开有出茶口11,筒底13上于筒壁5出茶口11下铰接有一翻板12,底座1上设有动力缸,这里的动力缸为气缸4,气缸4的顶部穿过筒底13的孔顶置于翻板12底部。在需要出茶时,可以启动气缸4,将翻板12顶至倾斜,使翻板12上茶包滑至出茶口11出茶。筒体内设有横向有转轴6,转轴6穿出筒体的筒壁5连接有驱动电机2,转轴6沿径向均匀设置有至少四根连接杆7,每根连接杆7的末端均连接有一根横向的压揉杆8,压揉杆8向外的一侧呈弧形,压揉杆8向内的一侧的截面呈平面,压揉杆8向内的一侧嵌装有多个压揉棒9;启动驱动店家2,转轴6带动的多个压揉杆8,特殊形状的压揉杆8和嵌装在其上面的压揉棒9,使得茶包在筒体内翻转的同时被压揉杆8和压揉棒9压揉一次成型,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也大大降低现有技术两个以上压辊对茶包的损坏,解决了茶包压揉的质量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江县陆氏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江县陆氏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72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利于祛风化痰的安吉白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茶叶发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