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连型隔热油管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7826.7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9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强;张春生;沈彦德;李太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锦辽河油田金环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张义 |
地址: | 12411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连型 隔热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业热采井隔热油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连型隔热油管。
背景技术
我国重油资源分布广泛,稠油在我国石油产量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各油田稠油产量也逐年提高。稠油主要用热力开采的方法开采,可分为蒸汽吞吐开采、蒸汽驱开采和蒸汽辅助重力驱开采。受高温影响,热采井的套损现象非常严重。目前国内大部分稠油热采油田使用隔热油管。隔热油管由内、外两层管子组成,外管通过焊接与内管连接,内外管之间充有隔热气体,保证热蒸汽的热量不易散失,传统隔热油管在外管上加工接箍式螺纹,通过接箍使隔热油管连接。接箍的连接部位在热采井的隔热油管管柱中属于薄弱环节,在现场使用中因此部位出现问题而引起的事故屡见不鲜。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带接箍的隔热管在隔热效果方面也不理想。这些问题都是稠油热采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直连型隔热油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加工的隔热油管蒸汽流动阻力大、连接处隔热性能差、连接处抗拉强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连型隔热油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5,所述内管5焊接在所述外管1的内部,在所述外管1和所述内管5之间设置有隔热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一端的端部外径墩粗加厚,并设置有内螺纹6、隔热套2、平缓过渡锥面7,所述外管1另一端设有外螺纹8。
其中,所述外管1一端的端部外径墩粗加厚后,此处外径大于所述外管1管体其它部位的外径,并在此处加工内螺纹6。
其中,所述隔热套2是筒状体,其内径与所述内管5的内径相符。
其中,所述外管1长于所述内管5。
其中,所述平缓过渡锥面7角度α为5°-35°之间。
其中,所述隔热层4内装有隔热材料及扶正环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外管1一端外径墩粗加厚后加工内螺纹6,另一端加工外螺纹8,通过在外管1两端加工螺纹进行连接,避免了现有隔热油管的接箍连接,简化了结构,减低了成本;同时,因此处壁厚增加,其抗拉强度也随之提高;在内管5的连接处,内孔的直径不发生变化,避免了注蒸汽时因内孔的直径变化而形成的紊流,从而减少了流动阻力,同时也提高了连接处的隔热性能;外管1墩粗区尾部采用平缓过渡设计,减少应力集中点,提高了连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隔热套,3-扶正环,4-隔热层,5-内管 6-内螺纹,7-平缓过渡锥面,8-外螺纹,α-平缓过渡锥面的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连型隔热油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5,所述内管5焊接在所述外管1的内部,在所述外管1和所述内管5之间设置有隔热层4,所述外管1一端的端部外径墩粗加厚,并设置有内螺纹6、隔热套2、平缓过渡锥面7,所述外管1另一端设有外螺纹8。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从产品结构进行改进,以降低蒸汽的流动阻力、提高连接处的隔热性能及抗拉强度,提高注汽采油的效果,适用于注蒸汽热采井,通过直接在外管上加工内螺纹和外螺纹,降低了成本;因在过渡区采用平缓过渡锥面使连接处的应力分布更均匀,能够承受更大的拉伸载荷;本发明的内螺纹6以及外螺纹8连接螺纹采用偏梯型螺纹;不使用接箍,直接用本直连型隔热油管连接形成管柱。
其中,所述外管1一端的端部外径墩粗加厚后,此处外径大于所述外管1管体其它部位的外径,并在此处加工内螺纹6。
其中,所述隔热套2是筒状体,其内径与所述内管5的内径相符。
其中,所述外管1长于所述内管5。
其中,所述平缓过渡锥面7角度α为5°-35°之间。
其中,所述隔热层4内装有隔热材料及扶正环3。
本发明在外管1一侧端部墩粗后直接加工内螺纹,减少了额外加工接箍等工序,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在内管5的连接处,因设有隔热套2使内孔的直径不发生变化,避免了注蒸汽时在此处形成紊流,减少了流动阻力,便于作业工具的下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隔热效果好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锦辽河油田金环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盘锦辽河油田金环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7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