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雨罩导水槽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9058.9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4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廷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强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22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雨罩 水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导水槽,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防雨罩上的导水槽,属于导水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防雨罩是一种民用和工业用途的防雨产品,主要用于建筑窗外和大型设备外的防雨。目前生产和使用的防雨罩都不具备导水功能,当雨水流过篷布时,再经过防雨罩前檐上任意位置流向地面,不便于雨水导流收集;
在许多空气过滤器和燃气机进气系统设备中,空气入口处装配防雨罩,安装防雨罩是为了不让雨、雪进入空气过滤器和燃气进气系统中,因为雨水对空气过滤器滤芯会造成伤害,使得压差急剧增加,危害设备运行,然而传统设计的防雨罩,在下雨天气中,雨会顺着防雨罩壳流下来,很容易形成一道水帘,这道水帘会随着气流,被空气过滤器吸进去,对设备危害性很大,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不会生锈、使用寿命久,导水效果好的防雨罩导水槽是本技术领域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防雨罩导水槽,其目的旨在克服和避免防雨罩在下雨天中,雨水顺着风沿着防雨罩壳流下来形成一道水帘,水帘随着气流进入置于防雨罩的设备中,对设备造成顺害,影响设备运行等缺陷。
该导水槽用于防水罩上,结构简单,组装拆卸方便,使用寿命长,调节性能好能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活动板的位置来达到最佳的防雨效果,导流效果好,能将雨水导流并放流于所规定的位置,保护了设备不受损害。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防雨罩导水槽,其结构包括第一导水槽和分别衔接于第一导水槽两侧的两个第二导水槽,导水槽通过螺栓安装于防雨罩根部的边缘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导水槽的第一挡板一侧通过压紧螺钉设置有活动板,由于是压紧螺钉连接的,能调节活动板与第一挡板之间的角度;
2)可根据实际的雨量及风量来及时的调节活动板与第一挡板的位置以求达到最佳的防雨效果;
3)雨水尽可能的落入防雨罩导水槽中,不会因风力或雨量太大而溅出防雨罩导水槽,进入设备中对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
4)第一导水槽与第二导水槽之间不是直接连接的而是通过梯形结构的转接头来连接,第二导水槽与第一导水槽之间形成落差,再结合第二导水槽是向下倾斜设置的,使得雨水更顺畅的及时排流出去,排流速度快,排流时间短,不会产生积水或是由于雨量太大不能及时排出等现象,保证了防雨罩导水槽的正常运行;
5)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安装于防雨罩的根部,在雨水打在防水罩上时,雨水顺流入防雨罩导水槽中;
6)通过导水槽将水在不会侵害到防雨罩内设备时安全导流出去,减少了对设备的顺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防雨罩导水槽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的第一导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1中第二导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1是第一导水槽,2是储水槽,3是第一挡板,4是第一接头凸块,5是活动板,6是凸块,7是第二导水槽,8是导水孔,9是导水管,10是第二接头凸块,11是弧形转接头,12是塑料软管,13是防雨罩,14是导水通道,15是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雨罩导水槽,其结构包括第一导水槽和分别衔接于第一导水槽两侧的两个第二导水槽,导水槽均通过螺栓安装于防雨罩根部的边缘处。
所述第一导水槽由储水槽及储水槽一侧延伸出的第一挡板组成,该第一挡板上还设有活动板,第一挡板上端沿第一挡板长度方向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活动板下端对称延伸有两个凸块,所述凸块上均开有与第一挡板上第一螺纹孔相适配的第二螺纹孔,活动板通过压紧螺钉连接在第一挡板上,储水槽及第一挡板的两侧均延伸有第一接头凸块。
所述第二导水槽由导水通道及导水通道一侧延伸出的第二挡板组成,该第二挡板及导水通道的一端上设有第二接头凸块,第二导水槽与第一导水槽之间设有弧形转接头,弧形转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接头凸块和第二接头凸块相适配的第一接头凹槽和第二接头凹槽,导水通道远离弧形转接头一侧的表面上开有导水孔。
所述储水槽及导水通道均为U形结构。
所述U形结构的储水槽及导水通道,相对于梯形结构、长方行结构能很好的储存雨水且在雨水流通时减少了摩擦力,流通更顺畅,有利于雨水的及时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强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强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90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配电室降温除湿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善差分走线阻抗失配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