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9578.X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8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凤秋;赵苗;张锋;景有海;董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洁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赵静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死 无害化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死禽畜处理与资源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8-2006》中的规定,死禽畜一般包括:1)染疫动物及其产品;2)病死、毒死或不明死因的动物尸体;3)经检验对人畜有毒有害的、需销毁的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4)国家规定的其他应该销毁的动物和动物产品。
禽畜尸体不仅携带有大量的细菌病毒,而且其本身也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容易滋生细菌,处理处置不当,将会对环境和社会产生严重的危害:
1)传播疾病:禽畜尸体携带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容易通过空气或其他途径传播,造成疫情的扩散。
2)影响食物链:禽畜尸体随意丢弃、堆放会污染其接触的土壤和水,经农作物进入食物链进而影响整个食物链。
3)食品安全问题:被不法分子利用进入生产、加工和消费领域,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4)臭气污染:未经处理的动物尸体腐烂变质,产生恶臭,污染空气,影响人类健康及周边环境。
目前,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有焚烧、掩埋、发酵、化制、高温生物降解等。传统的焚烧、掩埋、发酵等方法相对比较粗旷,对环境影响大,并具有一定的病菌传播风险。因此这些方法不再适合国家发展现状。高温生物降解和化制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两种无害化资源化程度更高的处理方法,它们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禽畜尸体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两种方法所得到的产品不同,可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工艺选择。但是对于感染疫病死亡的动物,《GB/T20193-2006饲料用骨粉及肉骨粉》中明确规定“不得使用发生疫病的动物废弃组织及骨加工饲料用肉骨粉或骨粉”;而且若要制作肥料,灭菌不彻底的话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增加疫病传播的风险。而化制一般异味明显,占地面积大,对周边环境影响大。以上问题都成为阻碍技术发展的瓶颈,都是病死禽畜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是一种以无害化 为前提,同时实现病死禽畜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新型组合处理工艺。
本发明所提供的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病死禽畜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破碎料,并对破碎料进行水解,得到熟料;
2)对步骤1)中所得熟料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浆体;
3)对步骤2)中所得浆体进行厌氧消化,即可达到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上述处理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水解具体可在热水解反应器中进行。
所述水解的条件如下:水解温度为150℃~220℃,具体可为150℃,水解时间为30min~150min,具体可为40min~120min、40min~100min或30~80min,水解压力为0.5MPa~2.3MPa,具体可为0.5~0.8MPa、0.8~1.6MPa或1.6~2.3MPa。
所述水解后,还包括在0.15MPa压力或以下(具体压力视原料不同而定)打开所述热水解反应器,实现喷爆而将水解所得物膨化浆化。
通过水解中的高温高压可对病死禽畜进行充分的灭菌而实现无害化,同时也能够有效破坏病死禽畜尸体的组织结构,使组织内部水分溢出、细胞浆化,更有利于病死禽畜的后续处理。
上述处理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固液分离具体可在压榨固液分离设备中进行。
所述浆体为高浓度有机物料浓浆液。
步骤2)中,还包括对所述固液分离后所得的固体残渣进行焚烧或填埋的步骤。
上述处理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厌氧消化具体可在厌氧消化反应器中进行,所述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8~15kg COD/m3·d,具体可为8~14kg COD/m3·d或10~15kg COD/m3·d。
所述厌氧消化的条件如下:温度为30℃~35℃,停留时间为5-20天。
所述厌氧消化在常压下进行。
步骤3)中,还包括对所述厌氧消化后所得沼气进行收集利用的步骤。
步骤3)中,还包括对所述厌氧消化后所得沼液、沼渣通过沼液、沼渣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洁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洁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95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